第二百五十五章此时的他,是我的‘战友’

    第二百五十五章此时的他,是我的‘战友’ (第1/3页)

    战场之上,局势是瞬息万变的!

    这一战的结果,是朝廷军的武煜城没有料想到的,也是蜀州军的陈龙没有料想到的,同时,也是冀州军的欧阳泰初等人没有料想到的。

    二十万大军,在一夜之间,就那么迅速地溃败了。

    待欧阳泰初等人退回到邢州府的龙冈县之时,他们的身边,只剩下了不到三万的人马。那十七万人马,要么被击杀了,要么趁乱逃走了。

    世间之事,有因必有果!

    这样的结局,自然有那样的缘由。

    二十万冀州军中,最中心的五万人马则是由欧阳家,南宫家等凑出来的。

    一家一万,倒也公平。

    剩下的十五万,则是原冀州司徒家的人马。对欧阳泰初等人来说,可以称他们为自己的‘战利品’——俘虏。

    用俘虏作战,尤其是这种以多打少的战役,是自古以来的习俗。

    败,就败在这些‘自古以来的习俗’上。欧阳泰初等人只看到了数量上的优势,却忘记了质量上的追求。同时,也忽视了自己军队和俘虏军队之间的关系处理。

    五万世家人马瞧不起这十五万俘虏,并没有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战友;这十五万俘虏,也不屑与这五万世家人马打交道。

    曾经都是世家之人,牛 逼个啥?

    是而,两军不合,势同水火。但在资源,压力等外因的影响之下,还是勉强的集合在一起,共同对敌了。

    平时,在欧阳星辰等人的压制之下,还能一起训练,但到了夜袭的时候,弊端便暴露出来了。

    谁听你的?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于是乎,一处乱了。

    战争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处乱了,自然会影响到其他的地方,是而,便形成了现在的,全面崩盘的局面。

    这也是欧阳泰初等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的原因——为什么自己一方是二十万大军,对面也是二十万大军,双方一接触,自己方就败了呢?

    真没有道理可言!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欧阳泰初等人,更深一步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没有道理可言’。

    在他们的身后,武煜城的朝廷大军趁势追击。

    他们退守一县,武煜城的朝廷大军便攻破一县;他们退守一府,武煜城的朝廷大军便攻破一府。

    冀州军在武煜城的朝廷大军面前,仿佛纸糊的一样,一点就破。

    一个月之后,武煜城的朝廷大军占领了冀州和兖州这两州之地,并在武顺的催促之下,准备朝着欧阳泰初等人最后的‘根据地’——青州和幽州进军。

    与此同时,陈龙的蜀州军以追击叛贼为由,果断地进入了徐州和豫州,占领了这两州的大部分地盘。

    谁都没想到,这一战之后,获利最多的,竟然是蜀州陈家。

    这便宜捡的,真让人羡慕不已啊!

    此时,蜀州陈家的地盘已经包括了徐州、豫州、荆州西北四州府和蜀州之地,大体接近于四州之地,一跃成为了中原地区,最大的那股势力。并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