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结束

    第三百一十九章结束 (第1/3页)

    兖州城下,刚刚到来的六万冀州军、四万疯狼卫、五万并州军,共计十五万人马,大张旗鼓的建立了三座大营。

    并且,在兖州城和熊稷的二十万大军的大营之间,呈‘品’字型摆开。‘品’字型,即互为犄角。攻其一方,其余两方便可从左右两侧前来增援。

    这样的布阵格局,是李清的自信;这样的布阵格局,是李清对熊稷一方的蔑视。同时,也是李清一方的气势压制,在气势上的绝对压制。

    ‘山猿军’已降,李清一方没有了后顾之忧,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山猿军’已降,熊稷的信心没了。这个时候,就算李清敞开大营,让熊稷来进攻。熊稷也会犹豫一二的。

    未战已虑败!

    此时的熊稷,只想看自己如何能撑住更多的时间,却忘记了战争的真谛——一味的防守,只会被动挨打。有功有守,才能有输有赢。

    一日之后,李清见麾下的将士们休息的差不多了,便开始调兵遣将,部署最后的战局。

    先动起来的,是王俊贤的并州军。五万并州军人马,绕过熊稷一方的大营,朝着熊稷大营的后方而去。他们的目的很明显,阻断其归路,断其粮路,并且,阻止对方的援军来援。

    接下来的,是雍向晨和秦春风率领的六万冀州军。他们率领麾下人马,赶到熊稷大营的左右侧。只待主力大军进攻,便可左右夹击之。

    最后动起来的,则是兖州城中的人马。

    这些日子的守城之战,兖州城内的军队,受到了莫大的损失。主要发力者,正是熊稷一方的‘火箭军’。

    原来的十万大军,到现在为止,可战人马只剩下了七万多人。这七万多人,经过了血与泪的洗涤,充当主力,再合适不过了。

    李清让蔡英率领一万并州军人马留下守城。亲自带领着凉州军、疯狼卫、‘虎豹骑’,再加上武玲珑的‘天骑兵’,一起对熊稷的大营发动攻击。

    这一战,李清必须要速战速决。

    上一盘,步思聪只是考虑不周。这并不代表着,当步思聪知道了兖州城处的消息之后,依然还会无动于衷。他必然会派遣大军前来解围的。

    兖州之地的交通太过于便利了。步思聪的援军到来,仅需八日。现在算算,大概还有五日的时间了。

    五日拿下二十万大军,这是一个考验,相当大的考验。

    ......

    在各军到达了指定的位置之后,清晨时分,“咚”、“咚”、“咚”...战鼓声响了起来。

    两万‘玄甲军’人马朝着熊稷的大营杀去。

    这两万人马,自然不是陈千钧麾下的那两万人马。就算陈千钧真的投降了,李清也不敢用啊。

    日久见人心!时间太短了,人心这东西,李清可不敢轻易地试探。

    李清只是让自己麾下的疯狼卫人马,穿上‘玄甲军’的铠甲,向前行进。

    厚厚的铠甲,防御力极强。在这个时候,正好发挥它的作用。与此同时,疯狼卫人马的每日训练的效果,便展现出来了。他们不是‘玄甲军’,但他们的体力,丝毫不弱于‘玄甲军’。论持久力,他们可能还更胜一筹。

    这就是他们每日清晨起来跑步的效果。

    更强,更持久!

    在两万‘玄甲军’向前进攻的同时,他们身后,数架高大的投石车也动作了起来。

    一块块巨石,从‘玄甲军’的头顶呼啸而过。重点打击熊稷一方中的大床弩等战争利器。

    ‘玄甲军’不是防御无敌的,锋利的大床弩,便是他们的克星,可射穿他们那厚厚的铠甲。

    熊稷只是害怕,并不是傻。

    当他看到‘玄甲军’之时,立即让人推出了大床弩以应对。可是,当他看到投石车的时候,他便让人把大床弩推了回去。

    自己的家底就这么点了,不能随便浪费。

    这本来应该是一场攻城战,大床弩这种东西的作用不大,是而,熊稷并没有大量的携带。

    虽然它们也能对‘玄甲军’产生一定的伤害。但凭着对面的投石机的数量,自己手中的这点大床弩,拼不起啊!

    是而,熊稷只能选择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