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章 红色警戒

    3.20章 红色警戒 (第1/3页)

    10月15号,在中南次大陆,大量战术弹道导弹开始投入打击。

    高原区域,每天各个公路段落都会临时封锁,然后,就看到烟柱从附近腾空而起,一路向南。中旬开始,每日都要消耗四五百发弹头,烈度空前。

    现在才用大规模战术弹道导弹打击,不是卫老爷前期忘了自己有这张牌,而是昇阳被打急了,开始在中南次大陆上遍地开花开基地了,纳米防护罩数量不足,战术弹道导弹现在算是效果拔群。

    西经联的这些战术导弹,采用的还是上一代的导弹技术,对标蘇俄现在研发的v4技术,在末端制导上有缺陷,不适合打击机动装甲目标,但是在面对昇阳展开的纳米制造工厂,还有一些在公路上慢腾腾移动的载具时,足够了。

    十几天内,昇阳军占据河道的转运港口,大量的梯形纳米核心运装车被轰炸,下落飞弹的冲击波光芒让昇阳的精密科技变成了破碎的金属灰烬

    所以呢?当战局逐渐演变成了,敌方很多领域被己方‘按在地下摩擦’,夏联方面的人员对这场战争发展越来越乐观时。

    查漏补缺的卫铿开始疑问:“昇阳的更高科技在哪里?”

    在其他穿越者的时间线中,卫铿可是看到传说中,十二万吨级,三足平台的将军刽子手登场的。

    ……

    现在坐镇指挥部的卫铿胡思乱猜:“咋在我这里,没有了?看不起老子,嗯,看来啊,难道昇阳觉得我这套万金油战术,不符合他们兵家之道?”

    卫铿为了对付将军刽子手,预备改造了一批幻影科技昂贵战车,在预案中,于关键路段伏击将军刽子手,逼近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附近。然后给他来个断腿爆破。

    根据其他时间线穿越者的资料:将军刽子手太庞大了,昇阳自己的步兵们和坦克也都害怕被其踩碎。不敢进行伴随。当然要按照卫铿标准,这玩意的噪音也太恐怖了。

    这就是昇阳和人思维上的问题,设计决战兵器的时候,无上限的提高其最高性能,忽略其对整体作战体系的嵌入。以至于产生致命的短板。

    例如主世界,大和舰上,防空副炮防空防的好好的,舰长突然要来主炮对空,460毫米口径舰炮啊,冲击波直接把防空副炮的士兵们给震傻了。

    ……

    但是实际上,将军刽子手,在十月上旬就准备进来,当时还在澜湄江上,集装箱已经装运到四十条船里面了。昇阳人还配备了,四十辆海啸,三个中队的vx导弹直升机一路护卫,但是突然半路就被铁道,不,水道游击队给截了。

    神州南域的游击队战斗力暴增,是因为先前的焚风行动中,夏联的兵团将大量机械化装备化整为零,转给了地方游击队。

    这些游击作战的独立营,独立团,现在不仅有,磁弩防空车,祝融坦克这样的神州装备,还有海啸坦克,迅雷突击车,这样神州主力兵团缴获但是无法带走的装备。

    这些重装备交付到这些敌后战士的手里后,在民间的各类车库仓库中隐藏的很好,而夏联给他们配备相应的维修操作手册。

    并且每个小区域都派了军部司械(工程师)。进行战地维修。甚至百夫长支援(批量化的单兵机甲装备,轨道运输)都安排上了。

    这样大力对敌后进行装备,人员,组织的支援值得吗?——这方面的汇报,神京大佬们不看这个。

    而对卫铿:反正电多,战前造的电站多。只要能用上力,那就别扣扣索索。

    战时,整个西南区域管制用电,全部用特高压支援到了前线。

    ……

    回到原先的话题,卫铿等着的将军刽子手到哪里去了?

    卫铿只是给游击队装备政策性上重视,没想到下面拿各种标准化机甲装备魔改后,真的变成“燕双鹰”。(超越者卫齐贤是在干这事,但系统对卫铿保密。)

    10月9号,又是满月时,这天是闰中秋节。一个月前,贤治差点被炸桥摔死,这次再逢佳节,菊开二度。

    当运载将军刽子手的运输船,在澜湄江上行驶时,提前得到消息的游击队,将智能遥控重机炮在岸边,部署好。

    昇阳船过了一个转弯,这些盖上绿色防护网的机炮突然亮相,就和塔防小游戏一样,开火。

    与此同时夏联的游击队们,这些装备半机甲的水下蛙人部队,启动锂电池动力螺旋浆,悄悄摸过去,给每一艘船底安放了四十公斤的炸药。

    岸边遥控机枪,火箭弹袭击结束后,水下蛙人们也刚好结束,将机甲的电能用差不多,抵达汇合点,乘坐五米的小型潜航器撤离。

    而这边船底定时器到期,轰轰轰,每一艘船底都被顶了一下,就被江水吞没了,留下了一帮懵逼的昇阳护航编队们。

    这要是刚开打的时候,这帮昇阳的武士联队长就得切腹自尽了,但是打了近乎一个月了,卫铿麾下的这些神州军,是多么狡猾,上至昇阳总指挥官,下至武士们都清楚。最终这些失职的昇阳武人们,是在大骂“八格牙路”的上官边领十几个耳光了事。

    对于昇阳的大本营来说,陆地重型武器不适合部署在这里。当然,也许是贤治太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