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税赋

    第一百四十六章 税赋 (第2/3页)

    按照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协议,这小麦和稻谷是先交给国家之后,剩下来的地主分给佃户两成,其余归地主所有。

    “这小麦亩产能有多少?”

    “核定的两百斤。”

    两百斤,那就是交给国家六十斤,余下一百四十斤,取两成……才二十八斤归佃户。

    “为什么是核定?”

    “因为总有刁民不老实,要偷税啊!”

    许小闲明白了,官府没可能盯着每一亩田,若是按照田地里的实际产量,如果真的产出了两百斤,但地主却报个一百二十斤,国家收的税赋就大大的减少。

    但问题来了,“如果亩产没有达到两百斤怎么算?”

    杜师爷放下茶盏,淡然一笑:“当然还是按照两百斤算。”

    这就是官府占了便宜佃户吃了大亏!

    “那……这些年咱们凉浥县小麦的平均亩产,能上两百斤么?”

    杜师爷捋着胡须笑了起来:“能不能上两百斤,它重要么?”

    许小闲哑然。

    它重要么?

    其实它是很重要的!

    这关系到百姓们的生计问题!

    万一遇见灾荒之年,官府的那一份是一定要的,地主无论如何也能落下一点,最终倒霉的就是侍候那些田地的农人了。

    “繁之啊,有些事,不能看得太明白,不然这官可就当不下去。”

    “人们说慈不掌兵……事实上慈、也不能掌权!”

    “季县令算得上是这些年来的一个好官了,可正因为他当了一个好官,在凉浥县呆了足足八年!”

    “凉浥县的百姓们倒是能够活得下去,但季县令的前途……”

    杜师爷摇了摇头,“可惜了他的那一身才华!”

    许小闲不知道季县令有多高的才华,他也不知道季县令为凉浥县做了哪些事,他只知道这个世界的农民苦啊,远比曾经那个世界的百花村的村民苦多了。

    好吧,反正老子既不掌兵又不掌权,就连那六十亩田也分润了三成给张大爷,良心上算是过得去了。

    我不是救世主,捣鼓出那两个作坊来,至少百花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