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回家

    第二十五章 回家 (第2/3页)

看着赵一凡,目光中充满了慈爱。

    与老人四目相对,赵一凡突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感,那种感觉瞬间传遍他的全身,这种感觉不止是亲近,而且还是那么的熟悉。像是一个离开母亲多年的孩子,又重回到母亲身边,不必多说一句,却只想抱住她,不想再与之分开。

    赵一凡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起儿,你还愣着做什么?娘煮好了地蛋,快随娘回家吃饭吧。”说着,老人朝赵一凡招了招手。

    赵一凡走过去扶着老人,跟着她往家里走去。

    赵一凡搀扶着老人的手臂,缓缓的往前走,他能感觉到老人身上的温度,一股暖流涌上了他的心头,这就是温暖吗?赵一凡此刻心头无比暖和。还有她身上的味道,怎么会这么熟悉,像是一个新生的婴儿,只要母亲在身旁,孩子就会感觉得到,从而不再害怕,就会有安全感,此刻赵一凡发自内心深处的归属感油然而生。

    老人腿脚的确非常不好,一路上走的很吃力。

    慢慢地他们终于来到不远处的一间木屋,木屋前面有一个小院子,木屋和院落都不大,但看起来却十分的干净整洁。

    赵一凡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推开房门。屋里简单的摆放着一张木床,一张破旧的桌子,还有两条长木凳。

    赵一凡回身去关门,发现窗户下面还有一张破旧的小木桌,桌子上面好像堆满了什么东西,用一张粗布遮盖着。他伸手掀开盖在上面的布。好家伙,原来桌子上面堆放了好多捆书,一捆一捆的书在桌子上面堆起很高。赵一凡大略看了一下,这些竹简制成的书应该不下百捆。

    其实在这个年代,用竹简制成的书,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东西,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藏书,普通人家就连看到书的机会很少,更是买不起。

    “起儿,你是不是又想出去抄书了不成?”慈祥的声音从赵一凡背后传来。

    难道这些书都是手抄的不成?赵一凡略微迟疑了一下,随口说出一句“抄书……”。

    “你这傻孩子,上次你去五台山的韩大夫家,做了一个月的帮工,归家时在他家抄回来五本书,你白天干活,晚上又要抄书,回家后你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眼窝窝都陷进去了。听娘的,我们是没有钱买书,但你不要再去了抄书,为娘看着起儿这样,娘心疼呐。”

    老人家边说着,边用手抹了抹眼角流下的泪水。

    赵一凡看老人家这样心疼自己的孩子,也不禁走到老人身边坐下来。

    “你苦命的爹走的早,十几年前,秦王召集壮丁去河西打仗,你爹去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一走啊,都快二十年了……家中只有咱们娘俩相依为命,娘的身体又不好,你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我到田地里干活。跟着娘这么多年,娘也没能让我的起儿过上几天好日子,如今我的起儿长大了,你既要干农活,又要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