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格局很大

    第一百四十七章:格局很大 (第1/3页)

    “那是征兵登记,一般是在帝国缺少兵力的时候进行应急招收。

    原本帝国上下实行的是义务兵的模式,但是.....自从全国总动员令(动员令是为使国家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并对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指挥,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一律服从战争状态的命令。)签署以后。

    战争的火焰日渐浓郁,义务兵已经无法满足帝国的需求。

    征兵年龄从十八岁到二十二岁,变成十六岁到四十岁,再到十四岁到五十岁。”

    艾莉西亚的声音清冷依旧,但夏亚能听出她语气中的沉重与无奈。

    “驻守蒸汽都的三十二军已经全军覆没,十二军还有着其余的驻守任务,所以,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再组建起一支守卫军。”

    “那能形成战力吗?”

    “基铎帝国的孩童,从小学就开始经历着军事化的训练,也就是说,基铎帝国的人民,只要拿上枪就是战士,他们缺的,只有实战。”

    “听起来很厉害。”

    “这并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艾莉西亚说,“除了征兵登记之外,你在旁边有没有看见身体残缺的乞讨者。”

    夏亚顺着她的讲述再看了过去,他仔细的寻找了片刻,竟然真的发现那街道上,有着一位身体残缺的乞讨者,他的身上,穿着破旧的军装。

    夏亚很快就明白了一切,这些残疾人,曾经或许都是军人,因为战争而残疾的。

    “你们不是有抚恤金吗?”

    “抚恤金只有一笔,但是,还不足以保证他们一生衣食无忧,他们的身体残缺,国家也没办法为他们提供专业岗位。”

    “那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

    “你觉得,刚刚那样因为战争而残疾的人,有多少?”艾莉西亚的面色平静,但夏亚能感觉到她在压抑着什么,“你觉得,付给三十二军,那两万多人的抚恤金,又是怎样的一笔天文数字。”

    “从三十年前开始,帝国就已经开始入不敷出了,能够一直支撑到现在,还是全国上下的人民与我父亲一起齐心协力的结果。”

    夏亚沉默着,没有言语,他也同样经历过战争,也清楚的知道她所说一切的现实。

    如果有人说投降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那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天真的想法了。

    指望敌国遵守什么人道主义,因为他们的投降保存他们的财产、女人,房子,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

    战争,特别是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抢钱、抢粮、抢土地、抢女人。

    这在历史上也不新鲜了,靖康之耻,五胡乱华,异族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就连皇帝的女儿与妃子,都被抓去供人凌辱。

    一直到现代,这样的事情也仍旧存在。

    战争本就是压抑的,如果打下一座城市,不让手下的将士宣泄,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很容易导致军中哗变,这是人性。

    所以古代的很多将军,在攻下一座城市后,都会纵容自己的军人在城中抢上三天,也就是所谓的犒赏三军。

    能做到战胜后不拿一分一毫的,在夏亚的印象中,只有一支军队。

    这也是那些基铎人,络绎不绝的去参军的原因,不是因为待遇,也不是因为所谓的抚恤金,是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一切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