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经验换技术

    第21章 经验换技术 (第2/3页)

好,形状匀称、口径大、装药多。

    王学新没有多说什么,他在斯金奈的帮助下试射了一发,射程差不多,同样是五十几米,不同之处就是钢板上炸出一个不规则的喷孔,其后的树木被高温金属射流喷射后烧焦了一块,许久还在冒着黑烟。

    斯金奈解释道:“这是空心装药技术,它能穿透一百毫米厚度的钢板!”

    王学新没说话,他在考虑是否需要这空心装药技术。

    诚然,八路军目前或许还不需要担心火箭筒的穿甲厚度,因为鬼子在华夏使用的大多是装甲较薄的轻型坦克。

    问题是……鬼子会一直使用这些装甲薄的轻型坦克而不思进取吗?

    王学新认为这可能性不大。

    原因是敌我双方的战争就像是矛与盾之间的争锋。

    史上的鬼子之所以在华夏大面积使用轻型坦克而没有改进,是因为华夏军队基本没有反坦克装备,他们的薄皮坦克在华夏已经可以所向披靡于是不需要改变。

    但是……

    现在因为王学新的出现,八路军、晋绥军甚至顽军都已经装备上了反坦克火箭筒,鬼子明知道坦克装甲无法抵挡敌人进攻还能把它们派上前线?

    鬼子不是傻瓜,他们也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明知敌人的矛已经能刺穿自己的盾,还会继续拿着这样的盾走上战场。

    尤其八路军此时的火箭弹还只是堪堪击穿鬼子坦克的装甲,他们只需要增加几毫米的装甲厚度就能很好的抵御火箭筒。

    就像他们之前在坦克外挂上沙袋焊上一圈炮弹壳一样。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华夏军队的进步会倒逼鬼子的进步。

    所以,王学新认为自己必须要有这种前瞻性,而不能想当然的以为鬼子没办法,毕竟此时鬼子的工业能力要比华夏强得多,于是他们根据战场需要做出改变的能力也强得多。

    否则,将来在战场上吃亏的就会是华夏军队。

    想到这里,王学新就说道:“上尉,我希望得到这种技术,作为交换,我帮助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