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心理准备

    第1165章 心理准备 (第1/3页)

    “武藏号”改名为“定远”,另两艘还没到位的航母命名就简单了,许涣东分别给它们取名为“镇远”和“济远”。

    “镇远”舰是“定远”级战列舰的二号舰。

    “济远”舰则是当时一种新型穹甲巡洋舰……“定远”级战列舰原本是定购4艘的,但由于建造工期以及经费的问题取消了两艘,接着就增购了“济远”舰。

    这三艘军舰可以说是当时华夏舰队的主力,尤其“定远”和“镇远”,号称“亚洲第一铁甲舰”。

    然而,当时的海战已不是吨位取胜的时期了。

    吨位的确重要,因为在同等技术水平上军舰的吨位就代表防护力和火力。

    但如果技术落后,吨位的另一个意思就是靶子。

    比如“定远”、“镇远”的航速只有15节左右(“定远”14.5节,“镇远”15.4节),其它军舰比如“济远”巡洋舰只有16节。

    而且这还只是理论上的理想航速,实际航速还会更慢。

    而当时鬼子军舰的航速普遍在19节左右,刚下水的新舰比如“吉野”舰甚至能达到23节。

    速度在海战中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这相当于敌人可以轻易找到有利阵位对华夏军舰发起攻击,而且还可以依靠速度“群起攻之”集中打某个部份将对手一块一块吃掉。

    而华夏军舰由于速度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友军被围攻而来不及增援。

    更严重的还是华夏军舰装备的还是落后的舰炮,其150MM舰炮需要2分钟打一发甚至305MM口径的还需要5分钟准备时间才能打一发。

    而鬼子军舰的152MM“快速炮”能够在一分钟内打出6发,120MM口径更是能在一分钟内打出10发。

    航速及火炮射速方面的碾压,使只有吨位这个门面优势的华夏舰队在甲午海战中不堪一击。

    网上总是传言北洋水师亚洲最强却被鬼子轻易击溃,美分以此影射现代华夏海军的强大并将其类比北洋水师,其实是有不良居心隐藏了关键信息以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