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裴潜

    第158章 裴潜 (第2/3页)

。”唐姬淡淡地说道。过了一会儿,她又加了一句。“真要说起来,他比光武皇帝还要更难些,光武皇帝毕竟还有兄长在前面挡了几年。”

    蔡琰看看唐姬。“夫人,陛下有大气度,将来必不负父兄之望。”

    唐姬瞥了蔡琰一眼,不禁莞尔。“昭姬,你今日大有不同。”

    蔡琰伸手捂着脸颊。“有……有何不同?”

    唐姬看着渐渐走远的刘协,迈开轻快的脚步。“云开月现,雨后初晴。”

    ——

    散步结束,刘协回到大营。

    当值的侍郎裴潜走了进来,将一叠文书摆在案上。

    “陛下,这是尚书台刚刚送来的文书。”

    “放这儿吧。”刘协脱下外套,在案上坐定。

    裴潜转到火塘前,拨了拨火,又添了两块木柴,手法纯熟老到。

    刘协看在眼里,笑道:“这是在荆州学的?”

    裴潜掸了掸手上的灰,打了一壶水来,架在火上,这才重新回到案上。“长沙卑湿,冬天又湿又冷,经常睡到半夜就被冻醒了。叫仆人会吵着别人,不如自己弄。”

    “你去了长沙?”刘协有些意外。

    他知道裴潜曾避难荆州,却记不得他去了长沙。

    长沙在江南,离刘表当作治所的襄阳很远。裴潜去长沙,不太可能是因为长沙的风景好,只能是不看好刘表。

    “南郡人多地少,没有闲田。长沙虽卑湿,却有鱼米可食。”

    “你在长沙时自耕自食?”

    裴潜有点羞愧。“我不太擅长耕种水田,好在同行好友司马芝善稼穑,又吃得苦。我有不足时,往往去他处就食。”

    “司马芝。”刘协复述了一遍,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读书人肯放下身段,自耕自食,至少能保住自己的独立性,这样的读书人是可用之人。

    “刘表其人如何?”刘协问道。

    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刘表心里还有没有朝廷,能不能送些贡赋来,解他的燃眉之急。

    按理说,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秋收早就结束,各州郡的粮食也该归仓了。刘表如果想送,肯定是可以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