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人心所向

    第625章 人心所向 (第2/3页)

他架了起来, 让他无法拒绝袁绍议和的请求。

    拒绝了, 那就不是圣人,是昏君。

    这么好的机会,你不肯议和,你还想干啥?

    所以, 是否接受议和的问题还没开始讨论, 就有了结果。

    议和, 必须接受议和。

    但怎么议和, 就没那么容易取得一致了, 甚至一开始就开始了激烈的交锋。

    韩遂首先提出, 袁绍身为渤海太守, 以武力擅夺冀州, 逼死朝廷委任的冀州牧韩馥, 又率冀州之众南下侵夺兖豫,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 叛逆无疑。即使他现在俯首称臣,也不能将既往的责任一概抹除, 至少不能承认他的冀州牧,应当恢复渤海太守的身份。

    韩遂的话音未落, 立刻有人提出反驳。

    袁绍的确有不臣之举,但这些不能完全怪他。当时先是董卓乱政, 随后又有李傕、郭汜等人把持朝政, 州郡起兵,并不是针对天子,而是针对董卓、李傕、郭汜等人。

    不等韩遂反驳,那人便直接对韩遂开了火。

    你韩遂不也曾起兵进攻关中?

    韩遂当场就哑火了, 脸色铁青的坐了回去。

    刘协特意打量了一下那个战斗力极强的年轻人。他对这人没什么印象,看服饰, 像是三公府中的掾吏, 具体是哪个府,又是什么官职,他就不清楚了。

    镇西大将军韩遂挨了当头一棒,其他人就更不敢轻易发言了。

    天下大乱十几年,谁敢说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既然大家屁股上都不干净,何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大局为重?

    虽然没人这么说, 却已然成为共识。

    为了避免无谓的争论,刘协直接提出最关键的问题:以何种条件接受袁绍的称臣为宜?

    片刻的沉默后, 杨彪起身。“臣以为,当委任袁绍为冀州牧,使其率部回冀州, 安抚百姓。待百姓安定后,再征其入朝为宜。”

    刘协不置可否。

    一旁有人举起手。刘协转身看去,倒是个熟人,正是杨阜。

    杨阜与姜叙一起,率部随刘协入关中,一路上多有接触。受杨修影响,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