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图穷匕现

    第822章 图穷匕现 (第2/3页)

些为难。

    他已经答应了刘备,要去刘备军中任职。若是闭门读书,刘备那边的机会还要不要?

    他看了一眼刘表,欲言又止。

    刘表一向看不上刘备,现在又丢了面子,还能答应吗?

    还是以后再问吧。

    刘表收回目光,打量着神情疑惑的刘琦,不禁又是一声叹息。

    这蠢物,到现在还没明白形势。我的人生真是失败啊。有这样的继承人,我就算建功立业,又能如何?

    ——

    刘协与士孙瑞谈笑风生。

    对士孙瑞及其麾下将士的精练,刘协是满意的。这说明士孙瑞这几年没有闲着,一直在做战争的准备。

    实事求是的说,仅战事而言,士孙瑞就可以完成任务,拿下冀州。

    他担心的是其他方面。

    士孙瑞在太原几年,麾下聚集了太多的太原人,而且都是大族子弟。如果让他独力承担平定冀州的责任,最后受益的还是太原大族,而不是那些付出了血汗的普通士卒。

    太原大族有了军功,不会觉得这是无数士卒努力训练、忘我作战的成果,而是当作自己应得的功劳,并以此和朝廷讨价还价,抗拒朝廷一切对他们不利的新政。

    冀州人同样如此。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源还在于士孙瑞等人自己就没转过弯来,对四世皆士这样的观点没有真正的认同,觉得士大夫与众不同。

    所以,他还要把握着方向,不能被士孙瑞等人带偏了。

    酒过三巡,刘协问士孙瑞,麾下有没有人才可以进贡。

    贡士既是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是地方官员的责任。士孙瑞没有客套,向刘协提供了一份准备好的名单,上面既有王凌、郭淮、温恢等太原土著的名字,又有沮授、王粲等外地人的名字,还有几个名医、巧匠。

    其中王粲甚至不在太原,在上党。

    刘协收下了名单,转头问沮授。

    “关于冀州,你有何建议?”

    沮授早有问准备,不慌不忙的躬身说道:“陛下十余万大军四面合围,兵既精练,将亦勇猛,胜负判然。区别只有于以德胜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