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别开生面

    第967章 别开生面 (第2/3页)

   两军会师之后,实力大增。

    成公英与轲比能商量,首先转移牧场,摆脱被动应战,疲于应付的不利局面。

    他建议轲比能退到夷播海北岸。

    夷播海在乌孙边境,狭长如钩。沿着湖岸一片牧场,可以供轲比能暂住。

    为了防止蛮夷来袭,成公英从麾下骑士中挑出十队,每队五百人,各由一名都尉指挥,再让轲比能安排两百人左右的骑兵作为向导,配合作战,在划定的区域内巡逻游击。

    剩下的人则在营地待命、休整。

    与此同时,他又派人赶到康居、乌孙,借一些粮食,并承诺用商税偿还。

    西域商道复通之后,商人往来,商税丰厚而稳定增长,康居王、乌孙王对成公英的偿还能力非常有信心,爽快地答应了。

    有了粮食,心里不慌,轲比能就在夷播海住了下来。

    成公英天天和轲比能凑在一起,不是喝酒吹牛,就是外出行猎,让轲比能将营里的事务交给荀恽负责。轲比能也死心了,知道形势不由人。没有大汉作为后援,他根本不可能在西域立足。

    别的不说,成公英就能直接碾死他。

    于是,他不仅将大权交给了荀恽,还让一子一女拜荀恽为师,跟着荀恽读书学礼,争取将来能做一个真正的大汉人。

    ——

    大帐之中,几十个少年团团而坐,有汉人,有羌人,有西域人,还有鲜卑人。

    沈友没有披甲,只穿着绛红色的战袍,敞着怀,眉飞色舞地讲着故事。

    他今天讲的是大禹治水。

    每天授课开始之前,他都会讲个故事。之前已经讲过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等,非常吸引人。不仅上课的人爱听,就连身为讲师的荀恽都爱听。

    对这个来自江东的才子,荀恽既敬佩,又有些惭愧。

    一是沈友武艺很好,刀法精妙,非他能及。

    二是沈友放得开,没架子,不管是羌人还是西域人,又或者是鲜卑人,他都能找到共同语言。

    当然,最重要的是前者。

    与这些蛮夷相处,没有一身好武艺是不行的。如果能先用武力制服他们,以后说什么都会方便得多。

    相比之下,他虽然也有武艺,却未必能胜过这些少年。

    轲比能的女儿唐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