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兵役改革

    第1092章 兵役改革 (第2/3页)

为天子倚重的力量,谁还敢轻视凉州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张济部的出路。

    两路进攻益州时,张济虽是东路军主将,实际上建功的还是孙策、黄祖等人,张济只是挂名,麾下的西凉精锐也没发挥多大作用。现在回到荆州,准备对交州的战事,张济还是个看客。

    张济年纪大了,官至骠骑将军,可以解甲归田,他麾下的将士怎么办?

    可以通过远征来解决。

    将他们调回来,从中挑选可以远征的精锐,作为骨干,并培养一批新兵,数年后随天子出征。

    真正的精锐需要多年训练,还有些无法直接传授,只有时间才能积累的经验,这些老兵还有发挥余热的机会。

    刘协赞同贾诩的意见,让他做一个详细的方案。

    比如如何进行常态化的义务兵征召、训练,要组建多大规模的志愿兵作为常备力量,其中有多少在京师,有多少在内地,又有多少用于远征。

    在商讨方案时,贾诩建议,召张济述职,顺便解决他致仕的事。

    刘协同意了。

    ——

    湘水。

    孙策与周瑜拱手作别,互道珍重。

    益州战事结束,周瑜将重返漠北,继续他的北方之旅。孔融已经在辽东等他,随时可以出发。

    “公瑾,虽然你不是第一次去漠北,还是要小心。万里征途,不能大意。”

    周瑜哈哈一笑。“伯符,多谢你的关心。不过比起我,你更要小心。南方多瘴气,即使太医署和南阳本草堂都花了不少人力、物力研究,还是难保万全。你我都还年轻,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必急在一时。”

    孙策也笑了,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急不来。”他挤挤眼睛,又道:“就和缘份一样。”

    周瑜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扬扬手,转身进了船舱。

    孙策大笑。

    他和周瑜亲如兄弟,知道周瑜中意兰台令史蔡琰。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蔡琰心有所属,对周瑜一点感觉也没有。周瑜失志漠北,本身也有逃情的嫌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