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天下英才

    第1222章 天下英才 (第2/3页)

    周不疑长出一口气。

    杨彪那篇《儒门再易论》,他自然是读过的,只是当时体会不深。现在听了天子解释,才知道再革命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儒门能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必要之举。

    如果儒门不能与时俱进,那就会被淘汰,成为与浮屠道一样无法落地的学问。

    这是儒门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代价。

    ——

    看重曹冲的不仅是刘协,还有虞翻。

    偶然翻看了曹冲的算学作业后,虞翻又惊又喜,随即向刘协表示,他又想收弟子了。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是一种很上瘾的事。陆逊西行之后,虞翻总觉得眼前这些学生都是笨蛋,再也无法找到教育陆逊时的感觉。如今看到曹冲,他很难抗拒这样的诱惑。

    刘协坚决的拒绝了。

    他对虞翻说,他宁愿让曹冲随赵爽等人研学,也不愿意让虞翻来教曹冲。

    原因很简单,虞翻是个全才,他也希望自己的弟子是全才,偏科的都是废材。

    陆逊最满他的意,是因为陆逊的目标也是文武全才。

    但他并不希望曹冲也成为陆逊那样的全才,他更希望曹冲在学术有所成就。曹冲可以进讲武堂,但他只能去研究军械,不能研究军事指挥之类的学问。

    这也是他一直不肯让周不疑去讲武堂学习军事的原因。

    他们能不能成为名将?当然可以。

    但是不值。

    大汉不缺名将,但是缺真正的学者。

    军事指挥的艺术无法弥补军事技术的差距。有了降维打击的武器,一名普通的将领也能打得名将一败涂地。军事指挥的艺术在孙子出现之后就已经到达巅峰,不可能再有质的突破,但军事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发展空间惊人。

    虞翻很沮丧,却也觉得刘协说得有理。

    反过来,他又提议对讲武堂的军械部门进行扩招,尽可能多招一些有天赋的学员,从小开始培养。上次听了刘协关于蒸汽机的想法后,他们回去稍微研究了一下,发现要解决的问题不少,恐怕不是随便弄弄就能完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