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木函相邀

    第42章 木函相邀 (第2/3页)

法,无论怎样递招进去,似乎都全失去了把握,而这样的打法,或许才是最令人胆寒的。于是索性收起木棍,专心观摩起公孙真人的剑招和剑意。

    公孙真人随手演示了一会,却见那木棍在他手上一翻,便即收拢在右臂之后,却是停了下来。他面色如常,丝毫未见呼吸急促之状,便展颜笑道:“旁人剑法,便是先学剑招,再悟剑意。我族剑法却要先明总纲、观剑意,再去学习招数。且招数也没什么前后成套的束缚。运剑无非是削、刺、劈、砍、撩等寥寥几种动作,以刺为例,这家说直刺中宫、那家说斜刺肋下、再有一家却要上刺面门,也只是方位有差。仅论剑招,却也分不出高下。所谓胜负,不过是诡诈压过了憨直、老练打过了生涩。”

    杨朝夕听罢深以为然,以往对于公孙真人的认知,从这晚开始,便是全盘颠覆了。公孙真人提纲挈领、由粗到细,才将这公孙剑法渐次在杨朝夕眼前铺展开来。接下来详细传授的,才是削、刺、劈、砍、撩、格、扫、挂……这些具体的剑招动作和配合身法。单单一个“削”字,他便练了半月有余,公孙真人将各家各路“削”的手法、方位、发力……掰开揉碎、逐一演示,引导他如何取舍、变通。再以公孙剑法的剑意来统御,将这些“削”的招数练得纯熟,才开始下一个“刺”字的传授……

    寒暑易节,雁阵南渡,展眼便到了次年秋时。翠云峰上高木参差、半山铺金,也有苍翠和赤红搅在其中,却是松柏和枫树。山鸟将尽,虫鸣未歇,早秋的清晨,总还带着些许残留的生机,将湛蓝的天幕徐徐打开。

    这日晌午,众道人才练过翠云道功,各自去靖室聆听经义,一个陌生道人却捧着黄漆木函,自观外求见。这日当值的却是暝灵子卓松焘,将这道人接引进来,直接往紫极宫带了过去,见了公孙真人。原来这道人却是奉洛阳太微宫宫使王缙之令,专送邀函而来。

    那道人行过一礼,将那黄漆木函恭敬放下,却婉拒了午斋的安排,一路下山去了。

    公孙真人启函一看,原来是太微宫宫使王缙定于八月十五“端正月”筹备盛筵,请洛阳内外香火尚存的观主并精锐弟子咸来一聚,观月论道。

    “公门有令,去自然是一定要去。如今天下稍定、百废待举,那王宫使如此雅兴,决计不会是一时兴起。必是盛朝上官有所深意,特借“端正月”之时,将意图曲婉表露出来,以待众道人表态拥护罢了。盛朝以道立国,道人安危之虞,也是绝不会有的,但若要观中精锐弟子随行,必不是谈经论道那么简单。其中深意到底如何,虽不能揣摩一二,到时候兵来将挡,也就是了。”

    公孙真人想了一番,便差身边暝灵子卓松焘出了殿门,叫来观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