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震烁东南

    第616章 震烁东南 (第2/3页)

新法,是让他尽快了解大齐运作方式,让他明白治国远非四书五经里写的那么容易,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那都是说给读书人的鬼话·····你们不要以为,朕是要将大权交给他,也不要听外面那些风言风语。”

    “章东。”

    章东立即上前,等候太上皇安排任务。

    “变法开始,东南天翻地覆,非常之时,先前的宽仁之道,该结束了,以后坊间再有胡言乱语,将广德皇帝观政故意曲解为执政,扰乱民心者,你们蓑衣卫要抓。”

    章麻子双手抱拳,神色平静道:“臣知道。臣还有一事,须向陛下奏明。”

    刘招孙见章东神色凌然,便知是有要事。

    “何事?”

    章东沉声道:“陛下,祥符县张家的人,跑到开封府衙门,嚷嚷说要来南京跑官,开封府两个主事不堪滋扰,求河北蓑衣卫出面协调,陛下,您看?”

    刘招孙高高剑眉挑起,面露微愠道:“前些年,朕记得,不是赏给张家五千两银子,八千亩良田吗?他们,还不满意?”

    章东环顾四周,低声道:“这次是给张皇后的亲弟弟张兆跑官,张兆说是想为大齐效命,高低让他先做个知府····”

    “知府?”刘招孙咧嘴一笑,挥了挥手。

    “朕知道了,此事不要别人知道。”

    刘招孙长长出了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张嫣倾国倾城的面容,忽然又想起她爹张国纪令人作呕的嘴脸,像是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

    太上皇让东方祝近前,东方祝小心翼翼走近一些,刘招孙忽然把那颗夜明珠递到他手里,并在大总管耳边低声道:

    “安南使者说,这珠子可以让男人那玩意儿再长出来,你拿去吧,或许有用。”

    ~~~~

    帝国年鉴记载:武定政尚宽仁,广德继以严猛。

    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

    当太上皇羽化(真正意义上的成仙)的第三天,刘堪就把父皇供养于宫中的道士们全部赶出皇宫,还发布圣旨,斥责这些道士不过是取乐的优伶小丑、市井无赖,最喜造谣生事。

    太上皇在他执政后期,尤其是慈圣太后金虞姬,东太后杨青儿去世后,老皇帝格外崇佛尚道,与壮年时期的杀神形象,大相径庭。

    刘堪掌权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驱赶道士,是因为他对父皇的执政理念,一直鄙夷反感。

    在广德皇帝还是大齐太子时,在他幼时的印象里,父皇(或者父皇身旁近臣如康应乾),为了证明大齐统治合法性,总是不停折腾各种祥瑞,嘉禾、麒麟、五星连珠……

    类似记载,在一段时间里,曾经一样接一样地出现在大齐官员的奏折里,祥瑞的奏折堆满整个内阁。

    在广德皇帝看来,这些怪力乱神鬼神之说未免太小儿科,父皇真是可笑·····

    刘堪真正掌权的时候,帝国城乡居民识字率已经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三十,科学昌盛,帝国空前强大。

    各种鬼神之说自然没了市场。

    刘堪一掌权就宣布:

    “凡庆云、嘉谷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许陈奏。再有乱说祥瑞者,流放波斯湾为奴。”

    当然,这都是几十年后大齐发生的事情,这里只是顺带提起,以后还会详细记录。

    ~~~~

    黄昏时分,刘堪再次来到文华殿,向父皇请安。

    辰时请安没有遇到太上皇,昏时请安便不能再错过。

    刘堪站在文华殿门外等了半个时辰,直到吴霄出来请小皇帝进去。

    “吴将军,东方公公在何处?怎的没见到他?”

    吴霄沉着应道:“公公他偏头痛。”

    刘堪遂不再多问,跟着吴霄进了文华殿。

    刘招孙端坐于大殿之上,身披道袍,却如天神下凡一般。

    “臣请问,父皇恭安否?”

    “朕恭安。”

    太上皇连忙招呼儿子坐下,让琥珀进茶。

    父子之间寒暄了几句,刘堪又问了慈圣太后、东太后可好,太上皇一一答了。

    盏茶功夫过后,小皇帝开门见山道:“父皇,儿臣今日来,是要说清丈亩的事情。”

    刘招孙笑道:“朕已照你请求,将舰队部署长江口,戏做足了,接下来是整篇。”

    刘堪点头道:“父皇,眼下颁布清丈亩诏令,想必阻力会小很多,儿臣决定先难后易。”

    太上皇饶有兴致道:“什么是先难后易?”

    刘堪放下茶杯,稚气未脱:“就是先从苏州府、松江府开始做起,苏州徐家,松江徐家,都是真正的大户,田产都有十万亩以上,先收他们的税,儿臣和户部官员算过一账,单是这二徐,就能补交三十万两银子。”

    刘招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