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意大利半岛最后一个抵抗的国家

    262 意大利半岛最后一个抵抗的国家 (第1/3页)

    维也纳政府因为鲍利尤元帅的一封亲笔信,陷入对自爆战术的苦恼中时,卡尔正带着第一军的主力,在意大利半岛上横冲直撞。

    一个接一个意大利邦国,在法兰西国防军携带着击败奥地利人的强大威势下,主动打开城门投降,只求法军能对城里的居民‘温柔点’。

    当然,意大利邦国政府眼里的居民,主要是贵族阶级。

    卡尔麾下的各个将军也严格遵从卡尔的命令,只要是主动开门迎降的,一律秋毫不犯,投降的邦国和城市提供必要的军需补给即可。

    当然,军火库什么的都要拿到手里,意大利邦国军队的武装也被缴械解除,只保留基本的警察部队辅助维持治安。

    毕竟法兰西国防军一座城市里只留有一到两个连队,这么点人是无法管理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的,辅助警察还是需要的。

    而占据城市的法军平日里也不会负责维持治安,主要是看守军械库和其他军需物资仓库,监督邦国政府为主。

    不错,投降的意大利邦国政府,并没有被法兰西国防军取缔,仍然保留着原本的政府班子,似乎法军过来后除了带走一批战争物资,留下少量驻兵外,其他一切都没什么变化。

    法军这种秋毫无犯的行为自然受到了意大利诸多邦国的热烈欢迎,不少原本准备逃跑的权贵,看到法军如此开明,都留了下来。

    毕竟法军索求的那点物资,对他们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罢了,毕竟物资的大头都是‘国家出’,而不是贵族出血。

    卡尔的法兰西国防军这么做,自然是为了稳住意大利半岛地区的贵族和富豪群体,这帮人可是肥羊,要是都吓跑了,今后怎么对他们动手?

    显而易见的,军纪严苛到不像人的法兰西国防军,别说是抢劫财富,就连基本的扰民行为都杜绝了。

    意大利人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严于律己的军队,简直比之前的本国军队对待平民百姓还要好!

    自然而然的,随着一座座邦国城市榜样出现,意大利人面对法国入侵的情绪渐渐平缓下来,那些意大利贵族更是公开聚会商讨法军这次的目地。

    意大利的权贵们普遍认为,李维政府应该是没有足够的钱财支撑长时间的战争,所以才使用这种怀柔的方式,快速平定意大利半岛地区,保留大家的权位是为了让他们帮着法军稳住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意大利邦国权贵的推测十分正确!

    只不过他们没想过李维政府比他们推测得要狠辣无数倍!

    法兰西国防军的行径传入教皇国之后,正对教皇军一枪未发就逃回来的行为感到恐惧和愤怒的庇护六世教宗冕下,立刻放弃了出逃罗马城的计划。

    原因很简单,庇护六世的年岁太大了,他担心自己还没等逃到维也纳就死在半路上……

    这种被敌国大军逼着跑路跟正常的远行郊游是完全两个概念!

    教皇军自然是之前自行解散逃跑的意大利邦国联军中的一个成员,教皇国在此时的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的影响力,远高于后世。

    准确来说,双方完全是两种政权。

    意大利中北部的邦国,除了金钱至上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外,对教皇国都是言听计从。

    即便是热那亚和威尼斯,如果没有人出大笔价钱收买的话,也是愿意听从教皇号令的。

    这就是为何之前的意大利邦国联军,在指挥权上没有产生任何争执的原因,都是教皇国在后面运筹帷幄。

    只可惜,教皇国的政治和宗教外交很牛掰,军队却跟其他意大利邦国军队一样拉胯,颇具‘意大利特色’。

    根本原因自然是因为教皇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来自于教皇国,而教皇国同样是意大利中北部举世富饶的国度!

    在这个没有民族主义的时代里,军队的战斗力基本上逃不脱一个定律。

    来自穷乡僻壤的民众组成的军队,往往战斗力要远高于来自衣食无忧富裕地区的民众组成的军队。

    说白了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