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染血狩猎

    第四百三十九章 染血狩猎 (第1/3页)

    秋收开始了,沸腾的商帝国平静了下来。

    收粮乃是天大的事,每个方国和部落都把争端暂且放到一边,准备抢收粮食。

    而秋收之后的农闲期,则会迎来战争的大爆发,那个时候,商国各地都会烽烟四起,打成一锅粥。

    往年的战争,不过是大小方国之间互相抢掠的冲突,偶有吞并灭国之战。因有王室镇压天下,不会让局势失控。

    可是今年,发生战争的将会是王室,没有王室掌控大局,必是满地战火!

    强国肯定会抓住这个真空期大肆吞并小国,有仇怨的方国之间也想趁机弄死敌国。大国摩拳擦掌,小国战战兢兢,每一个方国都在紧张备战,希望能在未来混乱中壮大自己,或是存活下来。

    斗耆国的盟国逢国和鄣国也亢奋不已,遣使来见聂伤商议进取之事。

    逢禀这厮一心要找箕国报仇,希望能和另外两个盟国组成联军,一举讨灭箕国。

    章堰也想对箕国下手,不过他的目标比较小,想要联军吞灭箕国西南的两个附属国,鄫国和向国。

    聂伤正在筹备支援世子受呢,哪里顾得上他们的小打小闹?婉拒了二者的提议,并邀请他们随自己一起往助世子受。

    两个家伙一听,急忙摆出一堆理由拒绝了,同时也劝聂伤不要去。

    自己一伙人实力不足,为世子受敲敲边鼓就可以了,真要掺和进王室大战,不是去送死吗?还是坐观其斗比较好,只要三国强势,即便世子启继位,也奈何不了我等。

    所以,还是迅速增强己国实力为上,先把大家共同的敌人——箕国干死再说。

    二人的反应在聂伤的预料之中,聂伤对他们胆怯和鼠目寸光不屑一顾。

    世子启若是上位了,哪怕不动用军事手段,也会在政治经济上制裁他们。三国的生存环境会快速恶化,最终会国力萎缩,被周边方国一点点蚕食掉。

    逢鄣两国不去也无所谓,聂伤只是担心意见分歧会导致联盟分裂,便苦口婆心对逢禀和章堰细细解释。

    两个家伙也不知被说服了没有,反正最后也没答应和聂伤同去。

    他们把斗耆国排除在外,依旧坚持往南进攻。

    没了斗耆军参战,二人不敢去打箕国,计划偷袭最边远的鄫国,能灭就灭,灭不了抢一把就走。

    聂伤听到他们的作战计划,又是一阵无语。

    就算没有斗耆军,逢鄣两国联军的实力也是箕国的两倍以上。分明是以强击弱,二人却搞的偷偷摸摸,心虚的不行,简直可笑透顶!

    究其原因,还是他们被胥余打怕了,不敢直面胥余,只有胆子欺负一个小国。

    抱着这种投机的心态打仗,很有可能会出问题。

    对方毕竟是盟友,斗耆军开走之后还需要二者帮助,聂伤不希望看到他们丧败。

    只好再次传信给窟山国国主沮,希望他能在箕国东北施加压力,将箕军主力吸引过去,为逢鄣联军创造攻灭鄫国的机会。

    以上都是秋收后的局势走向和计划,此时的聂伤正在农田里指挥抢收。

    这个时代降水多,秋天雨水更多,时不时就是一场雨。好在秋收时只是小雨,并无倾盆大雨,不会砸落谷粒。

    阴云越积越重,为了将粮食都收回来,斗耆国男女老少全民出动,冒着淅淅沥沥的雨丝拼命劳作。田地里到处都是人,干的热火朝天。

    官府将自耕农全都组织起来集中干活,男人割谷,女人捆扎,半大小子搬运,老人赶车,小孩送水送食送物资……每家的田地都能保证及时收割,效率比单门独户自己干要高的多。

    贵族们则自己组织人手收割。他们有一套成熟的流程,自家人做主力,带着属民和奴隶,也收的很快。

    中小贵族人手不足的,便几家合作收割。

    一些组织能力不行的新领主抓瞎了,领地里乱成一团。于是干脆把人力交给官府,在官府的统一调配下劳作,效率竟比老贵族还高。

    此外还有没赶上种植的一万多新移民。他们这段时间全靠给官府和其他国民打工为生,这次也成了各家争抢的劳力,给出的酬劳非常高。

    新移民们为了筹办过冬的生活物资,也都干的非常努力,连两三岁的小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