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五百流年

    第四百七十二章 五百流年 (第2/3页)

长噫道出原委,又百般苦求,炎阳君只是不允,惹的烦了,命弟子把她逐出洞府,不准再靠近。

    长噫无比失落,正在西岭山徘徊时,忽有一神灵拜访炎阳君,邀之同游,炎阳君便携几位弟子出洞而去。

    长噫得到机会,当即潜入洞府,制服洞中仆从,窃取了息壤,数量甚多,以十艘大船才载运完毕。

    她带着息壤回到工地,交与工匠研究使用之法,然后便向鲧告辞,说自己有件急事要办,可能有一段时间不能相见了。

    鲧不以为意,送走了她,很快就试出了息壤的使用之法。以此物混合泥土砂石,添水拌蕴,再塑造成型,一日间就可以凝固成坚石!

    鲧喜不自胜,很快就以息壤筑起坚固大坝,将汹涌洪水牢牢束缚。此后他广用息壤,由此轻松了许多,一路上留下了许多息壤堤坝。

    然而,洪水究竟不是人力能够封堵的。

    历经九年的艰辛劳作,治水形势却越来越糟,各处堤坝不断被冲破。鲧带领劳工各处抢修,疲于奔命。

    各部之民实在承受不住了,舜帝和众首领也意识到,障水法是错误的,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终于,鲧还是失败了!他必须用自己的生命,为浪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赎罪。

    在治水的最后一站,鲧站在羽山上,在十万饥肠辘辘的部民的注视下,对着大河悲呼长噫之名。

    他已经七年没见过长噫了,就连河伯也不知道长噫的去向。鲧不怕死,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长噫的安危。

    日落时,鲧被前来行刑的祝融部武士处死,很多人都看到一道黄气从他的断颈中飞出,如蛟龙般钻入河中。

    鲧的尸体被砍成了七段,分别送往各处。按照鲧的遗言,他的心脏被投入大河,双眼悬与羽山崖壁,永远注视滔滔河水……

    就在鲧治水的时候,河伯正心急火燎的寻找爱妻。

    长噫并没有告诉鲧,息壤是她偷来的,只为让鲧能安心治水,但却告知了河伯。

    她匆匆回到洞府,与河伯诉说了详情。

    河伯要与她共患难,但长噫说自己行动轻捷,河伯庞大笨重,一起走反而不便躲藏。不等河伯答应,但便仓惶而去。河伯追不上她,只能在府中忧心忡忡的等待。

    之后不久,他便察觉到有好几位强大神灵在大河上下搜寻。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河伯洞府,悬在河面上厉声唤他出来。

    河伯虽然忠厚老实,却十分倔强,它愤然浮出水面,痛骂对方。结果被一位神灵的法宝击伤,又被法宝入水追击,最后被打成重伤。

    大神们不能下水抓捕河伯,在水面上搜索了几个月也没有收获,便离开了大河往别处去了。河伯也急不可耐的从洞府里游出来,带着伤势开始了自己的寻妻之旅。

    他找遍了大河上下和每一条支流,还是未发现长噫的踪迹。直到得知鲧被杀的消息,才赶到了羽山下。

    他看到了鲧的双眼,几位有崇部的巫师正在崖下施法,祭奠鲧的同时,维护眼球不朽。

    几位巫师认得他,双方交谈过后,有位擅长占卜的巫师为他指明了可能有长噫消息的地方,正在羽山东面的河谷中。

    河伯到河谷里搜寻,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水洞里,在这里,他遇到了沉眠的圣龙——应龙。

    应龙的神念已苏醒了大半,化为一位苍老凡人,对河伯说,他被附近凡人的动静吵醒了,还捕捉到了一缕凡人灵魂。

    那凡人灵魂状似大河九曲,又有几分黄龙之态,其中蕴含着异常强烈的不甘之情,比神灵的灵魂之力还要激烈几分。不论外形气息都十分奇怪。

    说着便在空中现出一缕抗拒挣扎的灵魂来,果然是大河之形,远望好似黄龙。

    河伯感应到鲧的灵魂,悲伤不已,对应龙诉说了鲧的经历。

    应龙闻之慨然,喟叹道,凡人虽然弱小,但灵魂光芒四射,总有壮烈之魂能动天地,所以才能以脆弱之身做出战天斗地之大事来。

    神灵与之相反,空有神力却灵魂黯淡,毫无光彩,冷漠阴沉,缺乏活力。他很是羡慕凡人之魂,因此一向都非常尊重凡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