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收割财富

    第五百六十九章 收割财富 (第3/3页)

,当然也想在平民之前分到这块蛋糕。

    于是便集体向聂伤请命,求改实物俸禄为耆元。

    聂伤正需要他们带他支持耆元,求之不得,当即就同意了。

    众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工作效率奇高,几天时间就把沿用了快两年的实物薪酬制改成了耆元薪水。日后官府发薪,都直接发铜钱。

    至于耆元热潮中潜藏的危机,当然也有很多聪明人看的一清二楚。

    此物全靠信用支撑,信用一倒,就会变成一堆废铜!

    但聪明人看到了风险,更看得到耆元的信用非常稳固。

    此货币的信用,其实全都维系在耆候聂伤身上,只要聂伤还在主政,耆元就绝对不会崩!

    为何在他人眼里,聂伤一个人就能支撑起一套货币系统?

    因为耆国国民对聂伤有着迷信般的信任。

    聂伤的神农使者身份,雄才大略,渊博学识,仁厚之心,以及他做下的无数令人惊叹的壮举,都让耆国人相信,只有聂伤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如此天纵奇才,已经超越凡人范畴了,怎能不让人迷信?

    而且聂伤还真的不是凡人,几乎所有耆国人都知道本国国主是一位有着神灵血脉的异人,实力非常强大。在神农的护佑下,他将来晋升神灵几乎是必然的。

    聂伤成神后,耆元的信用就更加无法撼动,而且神灵的寿命动辄几百上千年,耆元的信用也可以维持同样长的时间。

    终聂伤一世,足够保证好几代人口袋里的耆元不会变成废铜片,完全值得人们投资此物。

    至于聂伤逝去后该怎么办,那已经是几百余年后的事情了,能操那么远的心吗?

    又或者聂伤中道崩殂……那就更不用操心了。

    耆国在聂伤的领导下,特立独行,结怨太多,被周边方国所忌。

    没聂伤耆国定会遭到围攻,聂伤如果暴死,耆国一定完蛋。那时候大家怕都家破人亡,沦为奴隶了,还顾得上财产吗?

    况且以聂伤的英明神武,肯定也会建立连贯的制度,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这不,他的孩子都快出生了。

    总之,耆元是值得信赖的!

    首批五万元铜钱在官市开张之日就被一抢而空,接下来连续发行了一次五万元和两次十万元,也很快就被兑光。

    看到货币政策顺利的超乎想象,一众高官都振奋不已,准备再接再厉,大规模铸币放水,却被聂伤坚决制止了。

    钱哪是能随便印的?三十万元的货币,除去流到外国的大概十万元,国内已经有了二十万元,差不多就是整个耆国的剩余价值总量了,不能再发了。

    否则一旦贬值,没见识这种情况的持币人定然惊恐抛售,新生的耆元信用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所以增发货币,也要和耆国的经济增长相适应。

    不过铸币司还是没有停下铸币工作,所铸货币主要发放给国外行商,对内则严控总量。

    此事还激起了很多国民的不满,但聂伤不为所动,宁可紧缩也不能膨胀。

    而铸币司的官员经过他的培训和实践积累,一些聪明人很快就开了窍,对货币理论的领悟竟然超过了聂伤。

    聂伤听了这些人的意见,异常惊喜,每日都到铸币司和众官员开会,鼓励众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各种新奇创见。

    在一场接一场头脑风暴的刺激下,铸币司官员进步神速,很快就配合着聂伤总结出了更全面的货币理论,并制定了一套更加加完善的法规。

    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铸币司就已经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对整个耆国经济进行调控了,并且娴熟掌握了收割外国财富的手段。

    随着国内的剩余物资被货币收割上来,还有巨量的国外物资的输入,耆国几乎是一夜暴富。

    不但解决了缺粮难题,财富也随之暴增。

    新增长的财富,只有三成财富流进了民间,剩下七成全部进入了官府的仓库。

    耆国官府掌握了大量资源,财政无比宽裕。

    聂伤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教育、水利、工业和科技研发上,使耆国国力越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