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王崇的苦恼

    第二百三十四章 王崇的苦恼 (第2/3页)

,就不能随性野蛮发展了,他是要在自己的封土上建立工业基础的。

    “本王会给你催催的。”赵煦道。

    王应可是一点不怕常威,常威催的急了,他直接翻白眼,说两个字,“没有”。

    赵煦这么说,常威心中一乐。

    没有统一的军服和盔甲,这些新兵看起来就像是灾民,这实在让他看不下去。

    “对了,军事学堂的第一批学员选好了吗?”赵煦想起一事。

    “将领们得知殿下亲自讲学,都很积极,末将最后没办法,抽签选了三百人。”常威回想起将领们为了名额差点打起来,现在还啼笑皆非。

    赵煦这下放心了。

    三大学堂是他接下来北四郡政务,军事,科技三个方面腾飞的基础,他不能不重视。

    尽管他脑中的知识浩如烟海,但他不可能什么都自己来。

    而把脑中的东西教给了他们,就等于自己有了众多知识的分身。

    有了他们,燕州的各方面才会逐渐发展完善。

    “嗯,不错,下面本王还会给军中塞五百个士子。”

    “五百个士子?殿下,军中要这么多书生敢什么?一个个的手无缚鸡之力。”常威顿时感到一阵发毛。

    文物对立不是一朝一代的事。

    普遍武将们对拿笔杆子文官都不喜欢。

    认为他们酸腐,而且往往喜欢瞎指挥。

    加之文官常常克扣他们的军饷,这种厌恶就更甚了。

    所以一听燕王说要给军中五百个书生,他顿时恶寒。

    赵煦早就预料到常威会如此。

    但是他对军队的变革是坚定不移地推行的。

    说到底,当下的王府军队还是一只封建军队。

    如果不是他在军中的威望高,兵为将有的臭毛病在王府亲军中会一样有。

    北狄秋狩时,就有将领试图蛊惑自己麾下的士兵哗变。

    虽然大部分反被士兵扭送给了常威,但也有一部分跟着将领作乱的。

    只是常威发现的及时,镇压了下去。

    此事发生不过几个月,但他一直记在心里。

    尤其是王府亲军扩展到十二万人后。

    一些军队是要驻扎在距离燕郡稍远的燕州关隘中的。

    如果这些军中出现一个袁世凯这样把新兵变成私兵的人物。

    炮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