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矛盾重重

    第158章 矛盾重重 (第2/3页)

酌。自靖康之难,金人的兵锋西至秦岭,南达长江。今年更是越过长江南下,大片国土遭金兵涂炭。要想跟金军作战,必须有牢固的根基,可以提供钱粮。现在能为国之根本的,除了东南,惟有中部的荆襄,西部的川蜀。要想在这些地方扎牢根基,必须要防金军入侵。我的想法,是以荆襄和关中为根本,在外面建立起防御金人的防线。候三五年后,重新编起大军,与金军决战于中原。外部的防线,是黄河为最外围,尽量把百姓都迁到南方去。如果金军南下,必须要从后方运粮草来。金军的后方无非是河东路。河东路山地众多,到处是义军,金军要从那里征粮征人并不容易。哪怕是金军过了黄河,除了陕州这一条路,其余地区都是山区。只要妥善布置,朝廷用较少的兵力牵制金人并不是难事。如此三五年后,荆襄和关中可以恢复,朝廷就有了与金人作战的底气。”

    “把黄河沿线的百姓南迁?”刘子羽沉吟许久。

    由于受金军侵略太厉害,这些地方的百姓此时也在南迁。只是没有朝廷组织,南迁的路上,处处都是人民的尸骨。但如果由官方组织南迁,无异于示弱,张浚又怎么同意?

    未到川陕的时候,许多将领和官员都劝张浚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先休养生息。等到力量恢复,再与金军开战。张浚都是同意的。但一到陕西,张浚的意思便就显露出来。嘴上说着不急于进攻,却处处催促属下,急着与金军开战。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看出来,安心等待不是张浚的风格。

    想到这里,刘子羽无奈地摇了摇头。张浚想发动攻势,手下的许多将领都不支持。特别是手下大将王庶,最近闹得很不愉快。刘子羽本来也是主张保守,只是最近陕州之战太顺利,便同意了张浚。

    想了许久,刘子羽道:“先不说久远的事,只说眼前。若是枢密调集陕西大军东进,王防御能否参战?若是参战,最好是在哪里?”

    王宵猎道:“现在我的军粮已经非常紧张,其余地方也没有余粮。若是开战,我只能保证守住绛州两三个月。绛州正当北上要道,我不走,娄宿也不敢撤。枢密若出兵,刚好把娄宿围困住。”

    刘子羽又对翟兴道:“不知翟观察能否北上?若能取泽州、隆德府,则其余金军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