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时光的尽头

    第451章 时光的尽头 (第3/3页)

懂得多。

    只能说,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哪。

    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并不会认为自己为中国文明打下了烙印。道成为文明烙印,靠的不是老子一个人,而是在他之前,与他同时,在他之后,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成为了文明烙印,就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的文明。不管你信与不信,有意避开或者努力学习,你的思想都难逃脱。

    知道了时光的尽头,知道了文明的底色,对于各种思想,也就有了清晰的认识。

    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他有一种身份让中国人特别高看一眼,就是马列思想的哲学来源。看到了孔子《论语》的译本之后,黑格尔评价很低,认为没什么价值。了解了汉语的一些特点,说汉语是一种低等的语言。他的言论,对很多人有影响。

    当我们知道,基于各种文明的思想,有一个烙印。如果连这个烙印都认识不到,那么你思想的成就是很有限的。那就知道,被捧到天上去的黑格尔,在文明的课堂上,最多只是一个三流学生。三流学生评价孔子,本身就是非常可笑的事。

    而如果连黑格尔的思想都理解不了,觉得是多么高深的学问,文明的课堂上就很难有座位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思想并不是直线前进的。很多时候,人类都是在走弯路。弯路走多了,回头看一看,重新思考古人的思想,结合人类的实践,才能真正想清楚。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如此,回头看一看古希腊、古罗马,走出了新的道路。是不是古希腊的那些思想家特别厉害,为后人指明了道路?当然不是的。他们厉害,是后人厉害,追述了他们的思想。在中国,是不是古人思想不行,文化不行?没有为后人指明道路?当然不是的。是后人不肖,没有用,把责任推到他们身上。

    汉朝之后,儒家一直在走下坡路。直到唐朝,大国的恢弘气度,宽广胸襟,加上皇帝崇道、崇佛的现实,让儒生反思。到了宋朝,形成了结果,出现儒家复兴。

    宋儒追述汉儒,提出自己的思想。但实际结果却差强人意,并没有带来宋朝的强盛。宋朝军事的孱弱有很多原因,但重文轻武,绝对不是重要原因。研究历史,学问不是这样做的。军事的问题首先要从军事来谈,而不是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就是不谈军事本身。

    中国为什么落后?不要扯到中国文化不行上,中国文化从来很行。是后人没有用,落后了,又不肯花心思、花力气研究为什么不行,把责任推到古人的身上。

    宋儒追述汉儒,没有出来更大的成果。那么就只能再退一步,退到先秦百家争鸣的时候。不是那个时候的人多么厉害,多么聪明,而是他们提出了很多思想。结合一千年的实践,从这些思想中总结出正确的思想。某种程度上,这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些类似,弯路走多了回头看一看。

    学习欧洲,凡事提希腊本来就是可笑的。不是这些古希腊的这些哲学家多么厉害,而是文艺复兴和工业化时的那些欧洲人厉害。对于文明体系外的人来说,研究什么不是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