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关键路段

    第52章 关键路段 (第1/3页)

    在山中奔流的河谷是天然的道路。人若是在山中迷路,沿着河流顺流而下,一般能找到定居点。战争中,群山中的地形,一个一个盆地、谷地的人类定居点就像是能够提供营养水分的瓜,串连起这些盆地、谷地的川谷通道则是连结着瓜的藤蔓。山地战争就是对盆地、谷地的争夺,与之相随的是对川谷通道的控制。

    岚州、宪州是一小片连在一起的山中盆地,从方山县出发占领岚州、宪州,实际上就是从赤洪水谷地到了汾水谷地。能够进攻大同府的宁武关通道,则是从汾水谷地,进入灰水谷地。沿着灰水逆流而上,就进入了大同盆地。

    王宵猎从晋州,经石州进攻大同府的大迂回,实际上就是绕过太原盆地,直接进入大同盆地。在金军集结重兵于太原府前线时,截断其后路。

    这样的大迂回,想出来并没有多么奇怪,难的是执行。

    从晋州到朔州一千多里路,都要在山间穿行。要保障几万军队的物资,使其进攻有力,在这个时代,除了王宵猎没有人能够完成。甚至在金军眼里,连王宵猎也无法完成。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王宵猎经略石州后,占领宪州实际上就是为了进入宁武关。占领宪州,就迈出了第一步,就意味道大迂回战略正式开始了。

    王宵猎在石州,收复陕西,夺回麟府路,做了很多大事。在王宵猎忙碌的时候,姜敏在干什么?难道就只是闲在那里,等着王宵猎把一切事情都做好?

    当然不是。

    姜敏在组织人力、物力,修筑从石州,经平夷、隰川、蒲县,到晋州的道路。这条路不能只行走,还要能并排行驶两辆大车。现在道路基本完成,正在整修。

    王宵猎提出战略,姜敏负责完成。不但包括战斗,还包括交通运输、粮草筹集、兵力集结诸般事情。大迂回战略以前王宵猎都不敢明确提出来,难度可想而知。姜敏硬是一点一点的,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来宪州前,姜敏跟梁兴详细讲过王宵猎的大迂回战略。明确告诉他,到宪州后的主要目的是武宁关,不要管周围的州军。要进武宁关,先要打下宁化军。

    这一段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