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禀公直断

    第211章 禀公直断 (第2/3页)

太多的案例。其中一些典型被收集起来,加上官员的解读,发给下面,让各知州知县参考。遇到疑难案件,先看案例上面有没有类似的,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来断案。案子断了之后,自己也会成为别人断案的依据。中书门下加以选择,重新印发。

    王宵猎治理天下,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案例。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法例,相辅相成。法管的是大的方面,案例则是法的施行,以及什么时候用法管,什么时候不用法管。

    案例与法不一样,只是提供参考,并没有强制性。官员的培训也基本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读、讨论,而不是宣读上官的讲话。官员参加一次培训,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案例中大多都是逃离不到三年之期,各种灵活处理的方法,并没有类似的情况。翻过案例之后,徐琛陷入沉思。

    按常理,此案应该驳回,把地判给张炎。但是不能不考虑陈逸是范宗尹的舅舅,考虑是不是范宗尹,借这件案子试探自己在王宵猎处的印象,进而做出后续的决定。

    想来想去,徐琛还是决定去找知州邓谭商量一下,看怎么做才最合适。

    定娘和张三郎回到家里,欢天喜地的。让张三郞回去,定娘直接来找舅姑。

    问了礼,定娘道:“先前阿舅说的与做豆腐的贺家的亲事,怎么样了。”

    张炎有些吃惊,道:“做媒的还没有消息回来。怎么,定娘有什么主意?”

    定娘道:“我觉得这门亲事挺好的,门当户对,在邓州也有个照应。”

    张炎听说定娘同意,立马满脸笑意。道:“现在单等媒人回来,回了消息,我们就可以入城看望亲家了。”

    急忙让定娘坐下,详细问了定娘这次入城事情办得怎么样,张驰的薪俸什么时候发。

    张驰的薪俸,按照约定,是有八成发到定娘这里,张驰只留两成。张驰升官后的月俸有约三百贯,留两成就大约六十贯,足够日常花用了。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