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来自主编助力

    065 来自主编助力 (第3/3页)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

    长盛不衰的原因是《Science》的影响因子排名。

    《Science》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nature》

    所以史密斯先生,作为一个美国数学家,有了重量级研究成果,竟然没有考虑《Science》或者《PNAS》而是发在《nature》上,请问这是几个意思?

    是的,乔治·罗伯特一直想去找到史密斯当面向他提出这个问题,听听这位美国科学院院士怎么回答?

    看不起《PNAS》就算了,你特么凭啥看不起《Science》?

    当然学者的风度乔治还是有的。

    所以这股子气只能放在心底。

    但看到NingWei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真的开心坏了。

    因为就是这个华夏小伙子直接把史密斯的论文拉下了神坛。

    当时看到《nature》发表宁为那篇论文的时候,他还专门开了瓶香槟庆祝。

    因为有了宁为的论文,最多在放两、三个月,等到学术界吵完了,估计《nature》就会将史密斯的论文直接下刊。

    这是个好小伙子,起码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所以他很认真的打开了宁为的正文。

    这篇还真不算一般的letter,从长度就能看出来,整整三页,可以归类为COMMUNICATION类的letter,言之有物,而且文章也写得很不错,逻辑严谨。

    湍流算法本身的构思也很巧妙,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将流体力学那一套跟网络安全算法联系起来,可以说质量很不错。

    乔治立刻把这篇letter转给了一位最得他信任的副主编,并专门标注了加急。

    只是转发过后,乔治又想了想,觉得这样还不够重视,于是拿起了电话。

    “喂,罗森,我刚才转了一篇letter过去,这篇正好是我的研究领域,所以我作为审稿人之一,你现在马上去找一个非编委会审稿人,找个最近比较闲的,我希望这篇letter能在下期,最迟下下期发刊。”

    挂上电话,乔治心情非常愉悦。

    等到发刊了,他要托人专门把刊载了宁为这篇文章的期刊给史密斯先生送去,不知道这位数学家看到宁为的这篇论文刊载在《Science》上,脸上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想来,一定很精彩!

    好吧,乔治承认,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这一幕出现了!

    顺带着,他把宁为的名字录入到了重点关键词中。

    这个可爱的华夏孩子下次发论文,他就能第一时间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