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成功测试

    431 成功测试 (第2/3页)

  距离地球423公里的天宫空间站。

    大概三天前,三名宇航员终于按照既定任务将从地面发射上来的发射器,按照说明跟地面的指导,将发射器连同专门设计的支架牢牢固定在了预先设计好的位置,并为这款专门设计的可遥控变换角度支架接通了电源,然后将支架接入到空间站的系统中。这样就能由系统来自动控制激光器的发射角度。

    现在他们接到的指令是要开始准备变轨,在三十分钟后经过预先给定的坐标点,进行激光试射。这也意味着空间站需要绕过下方的卫星,抵达距离地球大概386km的轨道上短暂运行半小时后,再回到现在固定运行的轨道上。

    当然整个变轨过程华夏航空中心已经提前一周便跟世界其他国家主要负责主管航空航天事业的部门打好了招呼,给出的理由是做空间站变轨性能测试,以应对未来更为复杂的太空轨道环境,有理有据。

    而对于空间站的宇航员来说,大概就是日常任务又多了一条。

    不过还好,绝大部分操作都是自动进行的。上次送上来的补给除了激光发生期外,也包含了这次测试所需要的燃料。不过说起来这也是相当昂贵的一次测试了,这么动一下,如果算上投递的运费,数千万灰飞烟灭。不过话又说回来,起码就目前来说,任何地球外的活动,都是极为昂贵的。

    还好天宫日常姿态控制调整使用的是控制力矩陀螺,平时在轨道上姿控动力燃料几乎是零消耗。

    ……

    华夏航空局旗下的远程指挥中心。

    “宁院士,天宫站已经开始按计划向目标点机动,预计三十分钟后会抵达预定的坐标点。”

    “哦,好,地面上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都准备好了,就是这次送上去的燃料大概只够这样来回机动三次,航空局那边已经尽可能的希望能降低空间站的移动速度,但运行速度依然在7.02公里每秒,这么短的时间真能保证准确率?”

    “没有万一,放心吧,没问题的,毕竟有这么远,空间站移动的过程,激光器的角度也是在实时校准的,这就好像一个在高速运行车上的猎人将枪管从车窗上伸出,瞄准一公里外的一只鹿一样,只要猎人的经验足够丰富,同样能一击命中,所以请相信三月的实时计算跟控制能力。”

    “那行,宁院士你慢忙,我去跟地面那边远程联系下,问问地面上定点的设备都准备好没。”

    “嗯!麻烦你们的配合了,庞教授。”

    ……

    测试当然不可能跟正式开始那天一样,地面上的设备也就是在蜂巢顶部位置升起了一根杆子,杆间是一个感应器。为了保证这根杆子不会因为风速产生微小晃动,在接近顶部的位置安装了固定环,用八跟钢索牢牢的固定。

    半个小时时间转瞬即逝,一切准备就绪,总控制室内也开始倒计时……

    太空中正高速运行的天空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掠过京城的上空,这一过程中,天空站的角度开始了微调,然后保持姿势,安装了激光发生器的支架则在以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动作,调整着角度。

    地面的感应器设计是一个大概直径为10CM的圆环,有些像奥运会打靶项目上使用的靶标,区别是没有分那么多环数,只分了三部分,圆心位置是直径只有1CM的黑色小圆,黄色部分则是直径5CM去除黑色部分的中间位置,剩余部分则是白色。

    激光击中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信号,并被记录下来,这也将决定奥运开幕式那天点亮火把开关的大小……

    时间临近,指挥中心的气氛越来越凝重,外界依然一切都很平和。

    很少有人知道开幕式最为重要的点火环节正在积极筹备中,当然也还是有些不同的,比如昨天京城交警部门就提前通知了对蜂巢附近几条主干道的管制通知,临近蜂巢的地铁站在这个时间段也暂时性的停止停靠。

    这些间接成本大概都要算到这项史无前例的试验中,不过因为这次测试是白天,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