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科学的魅力

    455 科学的魅力 (第3/3页)

何地外天体。第四次星际远航科技革命就此开启,我们将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进入星际时代……所以,别急,真的别急,罗教授。”

    虽然宁为口里说得别急,但这番话却真的很容易能让一位科学家上头。

    从尺短空间到第四次科技革命再到星际时代,一切转换的那么自然。更让某位虔诚的科学信徒脑海中接近疯狂的想法开始滋生,然后蔓延。

    只是罗志强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冲着宁为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宁院士,我相信你的判断,放心吧,我会让所有人都全力配合你的工作的。期待这次试验,我们能创造奇迹。”

    “哈哈,非常感谢你,罗教授,我们一起努力吧。”

    ……

    这一天罗志强都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古人说男人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以前罗志强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快五十了,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贡献,大概就像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差不多,都是上千人署名的论文,按照名字字母先后顺序排序那种。

    新闻也上过几次,但大都属于一闪而过那种。即便是出现在燕北大学的新闻里,浏览量也寥寥无几。事实上全国上下知道他的人也不多。

    唯一让罗志强自豪的是,他在这些年,还是培养了不少挺有出息的学生,他的好几个学生都已经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佼佼者。当然,也仅限于华夏国内。

    本来吧,罗志强觉得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年轻时也曾经希望自己这辈子能有大建树,能成为新时代的爱因斯坦,但真正深入研究这一行之后才发现这个时代物理学突破所需要的条件他已经不具备了。他花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去攀登前人已经搭好的梯子,成为这个层面的专家,但是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只能依赖于全球合作。

    说白了,最基础的科研工作其实已经不太需要天赋,从繁复的数据中找到不一样的东西,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但如果想要将现有的理论推进一步,跳出桎梏,那就需要天赋了。

    生化环材为什么是天坑专业?全世界都在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为什么真正扎根生物的学生们却发出劝人学生物天打雷劈的自嘲?还不是因为现在这些方向的进步,完全依赖于无数重复的实验?一旦陷进去,这辈子几乎就只能跟各种试管跟仪器打交道,很多时候想出成绩甚至要靠运气。

    所以在四十岁时,罗志强已经降低了要求,他只希望这辈子能看到物理学在他们这代人手上有新的突破,也算是没白活了。然后他便提出申请来到了,开始在这里带研究生,也的确见证了一些突破,但距离正儿八经的理论突破,还是有些远的。

    即便是上帝粒子被发现,也是在标准模型指导下的发现。然而标准模型本身是否正确,学术界依然没有定论。

    直到今天,被宁为洗脑。

    人是一种奇怪而矛盾的动物,比如高知者其实是很难被洗脑,但一旦洗脑成功,又能被洗得远比一般人更为彻底。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捍卫所信奉的真理。

    但这一过程中内心有多纠结,可想而知。

    当然,宁为是真没想到他只是随手将自己思路过程跟罗志强演示了一遍,这位同僚脑子里就会冒出如此多的想法。这大概只能说人的经历不一样,宁为在学术这条路上几乎没用过任何挫折,更从没有过自我否定,自然便无法体会到普通科研者在听到这种推导理论时所受到的冲击。

    他只是单纯的希望能跟人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尤其是在刚被质疑,心情不太美丽的时候。找个自己人分享理论,然后一起骂刚刚那个美国人是傻逼就完事儿了!

    至于其他有的没的,宁为根本没想那么多。更想不到他讲一下纯理论的东西,竟然能撩拨得人家想干大事情。当然,这可不是宁为的魅力,而是科学的魅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