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好诗的标准,可不是孤高自赏

    第105章 好诗的标准,可不是孤高自赏 (第2/3页)

  审查委员一听,顿时冷笑一声。

    如此针对性明显的一首诗,必然有针对对象,现在曲宏邈的做法,无疑是自报家门。

    审查委员自觉心里已经对事情有了足够的了解。

    “既然曲老想听,那我就说说。

    《咏针》这首诗,立意简单,全文自可见。

    描述的是一根针,用词看似庸俗,但也极为贴合实际。

    针是否千锤百炼,是否一颠一倒在布上,眼睛又是否在屁股上,又是否能认得人?

    如此四句,全部都贴合诗题。”

    审查委员一连用了四个是否,让曲宏邈脸色难看。

    说实话,他没有考虑过这个。

    但那又如何,好诗的标准难道就是据实描述?

    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他轻哼一声,没有反驳。

    审查委员也听到的曲宏邈的轻哼,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继续道:

    “若只是如此,那此诗也就普通,说不得一个好字。

    但《咏针》诗虽名为咏针,实为讽刺。

    诗中只字不提讽刺的哪类人,可即使如此,就算你是不识几个字的大老粗,也能一眼看明白这首诗讽刺的是什么,这就是这首诗的绝妙之处。

    将诗写的简简单单,将事写的明明白白。

    如此暗喻诗,还算不得一首好诗吗?

    曲老,好诗的标准,可不是孤高自赏。

    能让所有人都看的明白,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手法。

    而这首诗的暗喻,更是精华。

    心胸如此狭隘可不行啊,曲老……”

    说道最后一句的时候,审查委会特地加重了一些语气。

    同时心里也极为痛快。

    他对具体事情其实并不了解。

    只是前两日有个同在协会的朋友提到了这首诗。

    几人讨论了一下,这首看起来不伦不类的诗,确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文人有文人的高雅,也有文人的脾性。

    骂人不带脏字,却能让所有人都听得明明白白,这才是文人应有的手段。

    与此相比,他那位朋友还同样带来了一首古云所写的讽刺诗。

    辞藻看似华丽,实则不伦不类。

    二者一比,高下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