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谈什么?

    第二百章 谈什么? (第1/3页)

    七月下旬。

    天气热至顶峰,李承乾待在府邸中哪也不愿去。

    上回孔颖达临走时问出的问题,他给了一月的时限。

    是以,直到现在国子监的监生们都还在体能训练中,而且将会持续到八月中旬。

    就在这一个月内,李承乾可以说是做了不少事。

    唐酒司酿酒计划已经全面启动,第一批酿制的数量就是百万级,堪比去年整个大唐酿酒量的五分之一。

    别看仅仅只是多了百分之二十,要知道去年可是完全没有唐酒的。

    这个数量,足以影响整个大唐的酒类行业。

    其次便是云汐汐所负责的‘衣’字,在这一点上进展稍微慢了一些。

    除开人手不足的问题,技术也是很大的难关。

    想要把棉花变成布匹,是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的。

    虽然李承乾把这些工序的流程告诉了云汐汐,但其中每道流程的具体技巧需要云汐汐自己摸索。

    比如其中有一道工序是需要把成团棉花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同时还要把细棉花的与粗棉花分开,那么这些棉花什么算细什么算粗什么长度最好用,这就需要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分辨。

    技术是在改良,可成品却已经有了。

    第一匹棉布出来后的几日,第一件棉衣便正式现世。

    它的模样很丑,不过李承乾还是郑重其事的将其收藏起来,作为......陪葬品。

    虽说十几岁的少年为自己准备陪葬品,看上去就有奇怪,可想到棉衣所带来的进步,李承乾咬咬牙倒也能忍受下来。

    若干年后,后人们打开自己的墓穴,掏出件丑陋的棉衣一看。

    嚯,中国棉衣之父啊。

    就很牛皮。

    除开这两件大事与诸多小事,李承乾这段时间更多是把目光放在了李泰身上。

    上一次,他心中闪过某个念头。

    培养李泰当皇帝......

    经过他后来仔细思索后,发现可行性非常高。

    只要自己不当皇帝,那么无论是名义还是年龄大小的因素,李泰都有绝对的优势胜过李治。

    唐高宗,怕是要无了。

    而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皇帝,需要做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