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三十六章 从奴隶到皇帝

    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三十六章 从奴隶到皇帝 (第2/3页)

到有人敲门,对我说:‘速起,速起,有裂土封王的人来了。’我就立即起来,洗漱完毕,刚刚开门你就来了。这不就说明你正是那个裂土封王的人吗,所以不敢怠慢。”

    高季兴大喜,赏了老妇人。

    后来,高季兴镇守荆南,果然被封为南平王。

    ◆ 首席智囊

    唐工部侍郎梁震,四川邛州人,朱温代唐自立,梁震不愿为后梁朱温效力,就打道回乡,回到老家去。

    梁震本名梁霭,黄巢起义军打进长安,唐僖宗躲到四川巴蜀的时候,少年梁霭正在为科举考试,拼命做着准备。

    一次,梁霭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见诗人刘象。

    刘前辈略微读了几首,就放下诗稿,说道:“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不久的将来必成大器。我觉得你应该把名字改一改,若不改名,很难显达。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你看,霭字雨下从谒,雨下谒人,因甚得见?建议您把名字改为震,震字雨下从辰,辰者龙也,龙遇水雨而变化,这岂不是更助于你显达高升吗?”梁霭于是改名梁震。

    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梁震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名闻海内。

    朱温称帝五个月后,后梁开平元年(907)九月,王建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蜀。

    王建一向以礼贤下士著称,唐名臣世族,多往归之。梁震心怀大唐,不想为后梁卖命,他想回乡,如果王建还行,他也可以出仕相佐。于是,作诗云:

    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

    高季兴自觉地盘狭小,四面强敌林立,危机四伏,为求生存和发展,想方设法延揽人才。梁震因才学俱佳,享有盛名,早就成为高季兴重点网罗的对象。

    后梁开平二年(908)春,梁震归蜀。途经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知道了,爱其才华,派人强行将他留下。

    高季兴想任命梁震为节度判官,梁震觉得高季兴奴隶出身,有点瞧不起他,因此极力推辞,头摇的跟拨浪鼓子似的,高季兴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点,梁震还是懂的。为避免惹来杀身之祸,只得认怂,同意成为高季兴的宾客。

    “做宾客可以,但是不能接受官职,”梁震还在为自己解释,高季兴已经开始准备宴会庆祝了。

    在荆南,宾客梁震自称前进士,号荆台隐士。他目光敏锐,足智多谋,“性抗直,临事敢言”,高季兴因此对梁震非常器重,把他视为自己的首席智囊,称他为前辈。荆南的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大多出自梁震之手。

    梁震和高季兴彼此能相处甚欢,是因为大家都出身布衣,这回,他也不嫌弃老高的奴隶出身了。五十步笑百步,有些人,就是这个德行,此事无关学问的高低。

    高从诲继位后,荆台隐士梁震觉得从诲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怕彼此相知不深,就辞去官职,隐居到了龙山别业,自号处士。

    高从诲依然重用梁震,以兄长事之。

    每次见驾,梁震都是骑着一头黄牛,直抵听事堂前,他从不称高从诲官家名号,只叫他“大郎君”。

    处士梁震晚年酷好吟诗作对,与衡岳沙门僧人齐己交往,互相酬答,倒也快活。齐己有首写给梁震的诗,《寄梁先辈》,对其多有赞赏。

    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 入觐洛阳

    弱国无外交。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听闻晋王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后唐,定都洛阳,为了避唐庙讳,他更名高季兴。为了拉拢关系,他想亲自入朝,朝拜新皇。

    梁震不同意他去,道:“唐有吞并天下之志,各地势力严兵守险,犹恐不能自保,你偏偏要远行千里,入朝祝贺,那些后梁的老臣旧将,又怎么会不把你当成仇敌呢?”

    高季兴听不进去,十二月,高季兴一行到达洛阳。

    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