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四十五章 兵战两川

    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四十五章 兵战两川 (第2/3页)

小心,那就是船毁人亡。

    虽有冲天之志,也要有躬行精神,征讨杀伐,来不得半丝马虎大意。

    王全斌等人入朝辞行,一见面,赵匡胤就问道:“你们以为西川是否能够取得?”

    右厢都校史延德上前奏道:“西川一方,倘在天上,人不能到,原是无法可取。若在地上,我大宋神兵,平此一隅,实属小菜一碟!”

    赵匡胤又道:“王将军以为如何呢?”

    王全斌回道:“臣等仰仗天子的宏威,此去西川,百日之内,臣等若不能克蜀,自杀以谢天下!”

    太祖大喜道:“卿等勇气如此,此去定奏全功!朕先赐御酒,以为预贺,且壮军威!”即命侍监,赐王全斌御酒三杯。

    王全斌领了御酒,跪倒谢恩。

    为激励军队士气,赵匡胤又道:“卿此去攻克城池,所得到的金银财帛,你们尽可分给将士,朕只是想得到他的土地,此外别无所求。”

    也就是说,只要打赢这场仗,朝廷只要地盘、兵甲、粮草,其余缴获物资,无论是金钱还是美女,全部归前方将士所有,谁抢到就归谁的。

    人人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成都。那里可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宋军将士们只要能攻陷此地,后半生就可以过上醉生梦死的生活了。

    这么大的一波福利,对宋军所有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王全斌等人叩头受训,很愉快地答应了。

    赵匡胤又道:“朕已经在汴河边为蜀主孟昶修建了五百多间房屋,家具用品,一应俱全。如果蜀主愿意投降,他的家属,无论男女老幼,你们全都不准伤害,好好护送入京,前来见朕,朕当令他安居新家。”

    王全斌等人叩头领旨。

    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初二,大宋兵分两路,北路是王全斌做总指挥,带三万人,从凤州道出发入成都;东路由刘廷让为副指挥,曹彬任都监,由归州道出发,从小路沿江西上。

    赵匡胤如此用兵,迫使后蜀在北面、东面漫长的战线上同时应战,难以互相声援、互为犄角。

    赵匡胤诏令各位将士:“行军所至,不得焚荡庐舍,驱逐吏民,开发丘坟,剪伐桑朽,凡克城寨,不可滥杀俘虏,乱抢财物。”

    六万宋军大兵怀抱着发财梦,浩浩荡荡杀奔后蜀。

    宋军入蜀之时,正是深冬季节,京城突降大雪。

    宋太祖在讲武殿设毡帷,穿着紫貂裘皮衣帽处理政事,突然想到远征的将士们衣着单薄,急忙对左右道:“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士,冲犯霜霰,何以堪此?”

    于是,赵匡胤解下紫貂裘帽,派人快马加鞭,火速送给王全斌,让他御寒。同时传谕全军,“以不能遍赏为憾事”。

    王全斌跪拜赏赐,感激流涕。宋军无不深受感动,全军奋勇争先,都要抢占头功。

    ◆ 北路鏖兵

    对抗大宋,这是王昭远挑的事,现在终于满足他领兵作战的愿望了。

    他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是最胖的,为自己的仕途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得到战报,孟昶立即派“自称诸葛亮”的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率军抵抗。

    蜀军“始发成都”时,孟昶令宰相李昊在郊外为王昭远等人饯行。

    王昭远像个戏子般,挥动着铁如意,一派胸有成竹的儒将派头。他大言不惭吹嘘道:“请转告圣上,我此番出征,不止是要拒敌于国门之外,还要率这‘两三万雕面恶少儿’乘胜追击,有我在,他赵匡胤发不起什么威风,且看我夺取中原,易如反掌也!”

    在他的眼中,牛皮就是用来吹的,泰山就是土堆的。

    如果鲁迅会穿越,必将能替王昭远写出第二本《狂人日记》。

    王全斌率宋军南下,王昭远率蜀兵北上。

    十二月,宋军在后蜀部校赵彦韬的带领下,轻松攻拔乾渠渡、万仞燕子两寨,接着又攻下兴州(今陕西略阳),击败蜀军七千人,俘获军粮四十多万斛。

    攻下兴州,即封赵彦韬为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来又升为兴州刺史。

    接着宋军又攻拔石圌、鱼关、白水二十多座兵营。

    王昭远在四川广元集中了重兵,久不习战的蜀军跟久经战阵的宋军在三泉等地打了三仗,结果三战三败,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三泉之战,宋军先锋史延德大败数万蜀军,擒俘招讨使韩保正、副使李进,缴获粮食三十多万斛。

    紧接着,宋军又攻克利州(今四川广元利州区),缴获军粮八十万斛。

    大宋军队如石压卵,势如破竹,蜀地“雕面恶少儿”恰似纸糊的将军,任你如何的“变脸”,如何的虚张声势,在真刀真枪面前,就一个字“败”,两个字“狂败。”

    王昭远一路狼狈逃窜,渡过桔柏江,烧毁桥梁,退回到剑门关。

    剑门关是后蜀最后的一道关隘天险,一旦失守,老巢成都就直接暴露在宋军面前。

    王全斌驻兵益光,在此召开前敌军事会议。

    王全斌道:“剑门是天险,古称‘一夫持戈,万夫不能前进,’这个仗怎么打?请诸位各陈进取之策。”

    降卒牟进提议道:“将军可记得当年邓艾入蜀的事,邓艾是沿着一条‘来苏小路’,绕过剑门关,抵达成都的,将军可派一支队伍,抄此险径,到达剑门关后,两面夹击,定然可以拿下此关。”

    王全斌觉得此计可行,便派先锋史延德率领一支部队抄“来苏小路”,到达剑门关后,现身于蜀军身后,重演一次当年邓艾入蜀的悲壮故事。当疲惫的史延德带着一千多人在剑门关后面出现时,蜀军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崩溃了。

    如果王昭远真的是“诸葛亮”,他完全可以派强兵先把史延德部的宋军干掉,毕竟这些宋兵一无粮草,二是疲兵、伤兵,三者人数不多;要知道当年后唐攻蜀,那个后来做了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就是在这剑门关前,折腾了几个月,无功而返的。

    王昭远毕竟还是个水货“诸葛亮”,遇到真刀真枪,他肚子里的那点兵书战策,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在两面夹击之下,千古天险剑门关就这样轻易失守了。

    宋军攻克剑州,杀死蜀军一万多人。吹牛不怕闪了舌头的王昭远,自己抛弃甲胄藏匿民家,宋军展开大搜捕,将他活捉,押往开封,被赵匡胤授与左领军大将军(多半是个虚职)。

    拿下剑门关,王全斌的北路宋军就进入到了成都平原,成都就在眼前。

    孟昶得知王昭远等将领全被宋军给俘虏了,大为震惊,“出金帛募兵。”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仓促间组建了一支队伍。可是这样的队伍怎么会有战斗力?面对久经战场的宋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孟昶将“率精兵数万守剑门”的重任压到太子孟玄喆肩上,孟玄喆“素不习武”,他比王昭远更不靠谱。副帅李廷珪、张惠安也都是“庸懦无识。”三只菜鸟率数万新募的蜀兵,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更为好笑的是,太子竟然将此次出征当成炫酷耍帅泡妞看风景,完全不知死期将至,“玄喆离成都,但携姬妾、乐器及伶人数十辈,晨夜嬉戏,不恤军政。”

    部队才到绵州,孟玄喆就得知“宋师已破剑门”。这位太子爷的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