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血色成都

    第一百零九章 血色成都 (第1/3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固有一死,或死于主义,或死于安逸。

    均贫富有错吗?没有错,但是你触碰了地主和资本的奶酪就错了。国家这台机器,永远是为某些特定人群服务的。

    成都郊外,杨广与何彦惠、何承禄兄弟带领一万义军,部署了一道口袋阵防线。义军将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大蜀国,头可断,血可流,起义成果不能丢。

    城内,大蜀王李顺、相里贵、枢密使计词、吴文赏、卫进等率领着十万义军,往城头输送滚木礌石等一切能用于防守的用具,准备与宋军一决生死,誓死捍卫大蜀国。

    吃的盐比李顺走的路还多的王继恩,心中早已制定出攻打成都的策略:先占领成都周边城镇,打断义军的一切外援,让成都成为一座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就是困也能把李顺困死,再者,如果利用好“围城打援”,不愁灭不掉这伙叛民。

    淳(99日上午,宋军西川行营先锋石普与韩守英、马知节的前锋部队到达成都城郊。石普查看了一下地形,为了避免遭到伏击,决定来个搂草打兔子,全军排成鹤翼阵型,向前渐次推进。

    很快,石普发现了义军的端倪,命令弓箭手抢先发射一通箭雨。义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急忙以弓箭还击,一场遭遇战就此打响。保卫成都,必先御敌于门外,双方一阵箭雨过后,义军抢先发起冲锋,与官军展开短兵相接。

    近身肉搏,是义军的弱项。这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旁户佃民,长久的饥饿,浑身上下没有二两膘,跟装备精良、英勇善战的大宋禁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仗着人多势众,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此时,远处征尘渐起,宋军的主力大军在王继恩的率领下,也开始逼近成都。望着一批批的手足兄弟倒在血泊当中,杨广的心都在流血。为保存实力,杨广权衡再三,决定让何彦惠、何承禄兄弟带领一千人马断后,自己指挥义军边打边撤,中午时分,义军大部撤回成都。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何彦惠、何承禄二人纵马挺枪,直取宋军先锋官石普,石普举刀来迎,三人马打盘旋战在一处。一千义军全都逆行而上,杀入敌阵,枪枪见血,刀刀见肉,来时有路,去时无途。

    王继恩命令马步军都军头王杲带领一千兵马前去支援石普,大军距扎下营寨,开始埋锅造饭。这是妥妥的拿豆包不当干粮的主儿,仗着兵精将广,王继恩根本不担心义军敢来劫他的大营。

    望着城外升起的炊烟,大蜀王李顺没有派兵出击,趁火打劫。而是不断地催促义军,向城上运送战备,命令兵士们加强警戒,准备迎敌。

    王杲率军从侧翼来援,眼看退路被截,义军就要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何彦惠、何承禄二人不敢恋战,呼哨一声,拨马就走,带领义军众将士退向远处的一片山林。 _o_m

    官军合兵一处,王杲下令停止追击,回营交令。何承禄清点人数,人马已经折去大半,何彦惠决定不回成都,退往乡下,聚集人马,以图再战。

    《续资治通鉴》载:“(成都)郭门十里外,犹为贼党所据。”成都郊外依然是义军的天下。

    ◆兵临城下

    简单的补给休息之后,未时刚过,宋军即开始大规模的攻城,各种投石车、云梯、冲车,床弩,全都招呼上了。

    十余万起义军婴城固守,誓死保卫大蜀政权,决心与成都共存亡。为了激励士气,大蜀王李顺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

    战至黄昏,双方各有伤亡,宋军攻势渐缓。夜战伤亡太大,王继恩传令鸣金收兵,命令军队依次后撤。

    李顺终于舒了一口气,布置好夜里巡逻的守将,就下了城楼。

    回到大营,王继恩接着实施他的第二步策略,攻心战术。命人向城中射出数十封招降书,收买招降那。

    些意志薄弱的将领,从内部瓦解这群农民军。

    王继恩这一招果然奏效,义军夜里巡逻的小头目王盛,正好捡到一封箭书。信中的意思是:众位义军本来就是大宋良善子民,并不是什么坏人恶徒,在押囚犯,除十恶不赦者,一律释放;告诫义军将士不要受李顺的蛊惑,若能放下武器,弃暗投明,朝廷不但既往不咎,还要论功行赏,抵抗王师者,立即杀戮。

    王盛,江原((今四川崇州江源乡)人,此人明面上是个石匠,背地里却是个靠挖别人祖坟谋生的市井无赖,因盗墓被人告发,当啷入狱。李顺、相里贵打下成都,砸开牢房的门,王盛就参加了义军,跟随相里贵攻打梓州。王盛参加义军就想当官,而且是越大越好。资历浅不是事,但是靠着鬼魔三道的小手段,王盛很快混上了一个小头目,然而,这距离他心目中的大将军,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经过一天的激战,义军伤亡惨重,王盛对义军越来越没有信心。今夜,他在西门当值,手握箭书,王盛决定向官军投降,用义军的鲜血换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他找到自己的一名心腹,也是当年的狱友,让他用绳索溜下城去,到官军大营请求纳降,约定以红灯为号,开西门迎接官军入城。

    大蜀王宫,李顺与吴蕴、相里贵、杨广、计词、吴文赏等人还在为明日的战事,秉烛相商。眼看夜交三鼓,明日还有一场血战,宰相吴蕴等人便向蜀王请辞,走出王宫。

    非常时期,相里贵和杨广二人跨上战马,一东一西,各自带着几名护卫出发巡城。

    蜡炬成灰泪始干,望着跳动的烛火,想着岌岌可危的成都,大蜀王李顺丝毫没有睡意。记得在嘉州大佛阁,曾听一位山僧说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自己现在的这颗心就像是被放在烙板上煎烤,哪还有什么心?!

    当初跟着小波哥,为了一句口号,“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刀山火海,血雨腥风,富贵穷通,恩怨情仇,统统如过眼云烟。大蜀国百废待兴,“均贫富”尚需时日,事有常变,理有穷通,若壮志难酬,能富贵至此,此生亦无憾矣。今夜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今夜无眠的不止李顺一人,宰相吴蕴回到相府,家人立即来报,“老爷,您让找的人找到了。”

    吴蕴道:“快,快,带上来!”

    “诺!”很快有两位中年汉子,被带进厅堂。

    吴蕴仔细端详了来人,都是中等身材,四十出头,长方脸,浓眉大眼,长相和身形跟大蜀王李顺确实有些相仿。吴蕴问了各自的家庭状况,频频点头,随后示意家人端出二百两银子,进行赏赐。两位中年汉子,当即跪倒,叩头谢恩。

    吴蕴又做了一番交代和演练,立即备轿起身,带二人急奔蜀王宫而来。

    ◆西门失守

    满天阴云,见不到一颗星星,夜黑得出奇,也静得出奇。

    却说王盛这厮,铁了心要背主弃义,投靠官军,他带领十几位贴身的心腹,守在西门城楼,等候接头信号红灯亮起。

    已天了,还没收到丝毫消息,但见这帮逆卒贰臣,表面上看着没事人似的,实则个个心焦气燥,抓耳挠腮,油浇火燎,搓手顿脚。

    杨广带人巡视到这里,王盛等人顿时呆若木鸡,心里面直突突,腿肚子不自觉地哆嗦起来。

    杨广斥道:“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敌军偷袭!”

    王盛顿时挺直了腰板,大声道:“诺!请将军放心,西门就交给我了!”杨广点头“嗯”了一声,接着巡查去了。

    “大哥!灯笼!”一名小校,激动地捅了一下心神不定的王盛。王盛赶紧扒着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