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时机又在我这边

    120.时机又在我这边 (第2/3页)

8年1月8日),甚至连称号都起好了,就叫做八里桥伯爵,以纪念法军在八里桥的胜利。

    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到此结束,既然文祥已经担任了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那么后续的跟进工作,只需要对接就得了。带清的订单到底花落谁家,全凭手段。

    助六急匆匆的带着人马回转江户,俄国人的那些降兵,由英国人负责收容,全都带去上海,后面俄国人怎么说,那就不是幕府需要管的事情了。幕府在欧洲已经派驻了使节,会专门致函给圣彼得堡,询问俄国挑衅的原因。

    至于俄国的特使普廷雅,在病床上挨了几天,到底还是一命呜呼。

    松平齐宣带领一部分人马,留在对马,处置善后事宜。其余的部队各自归建,后话不提。

    一路跑回江户,助六把带清有意向法兰西订购新式军舰的情况,全都给忠右卫门讲明了。忠右卫门并没有急着回答他,而是先命江川英敏把松平齐宣拟定的赏功名单给批了。

    打了胜仗,就得赏功。若是没有奖赏,以后怎么驱策将士,为幕府作战啊。我给你赏赐俸禄,你武装保卫我这个幕府嘛。

    等把江川英敏给送走,忠右卫门才单独和助六坐了下来,商议这件事。

    订单肯定是希望争取的,但是现在清朝廷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了,恐怕几百吨的船他们看不上了。起码得一二千吨的军舰,清朝廷才能够有点兴趣。

    急吗?很急!

    只不过别人急,忠右卫门不是很急。因为别人不知道,英法不知道,幕府自己的官吏不知道,可是忠右卫门知道。

    咸丰病势沉重矣!

    再过两三个月,咸丰就得蹬腿。后面的事情不去赘述大伙儿也都知道的,一系列的争权夺利,包括政变什么的。

    不是说短时间之内,恐怕二三年内,清朝廷本身是不会有什么进取的能力的。他能够保持对国内太平军的作战就很不错了,根本就不可能还有空去管其他的事情。

    而英法建造铁甲舰的计划,早就展开了,甚至连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