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灾多难的山西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灾多难的山西 (第1/3页)

    只是,忽然间刘易想到,林丹汗所部明年好像要入寇来着,入寇的地方还是山西。

    崇祯五年,林丹汗亡命青海,逃难过程中部众大量流失。

    四月,两翼大总官塔什海、虎鲁克寨桑投降后金。

    六月,巴达西寨桑等5个头目率千余户投降。

    同时又缺少粮食,甚至到了“杀人易食“的地步。

    于是崇祯六年的时候,林丹汗五次攻掠明边。

    崇祯七年,更是连续在三、四、五月出兵,闰八月甚至和洪承畴交手,都是为了获得粮食。

    这他娘的还做个屁的生意啊,人家都要来抢了,看来自己要提前做好蒙古人入寇的准备了。

    并且更他娘的操蛋的是,崇祯七年的时候,洪承畴刚击退林丹汗所部,建奴就也他娘的入寇山西了。

    这几年,山西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崇祯五年流寇入山西,和官军在山西打了一年多,崇祯六年流寇终于都跑了,林丹汗寇边了!

    和林丹汗打打停停僵持了一年多,熬到了崇祯七年,林丹汗撤刚走,得,建奴也来凑热闹了!

    刘易摇摇头,将这些思绪抛诸脑后,他现在暂时还不用关心这些。

    他现在需要做的,那就是快些强大起来!

    接下来的这几年的乱世,他要带着昭武军,带着他治下的民众一个一个熬下来。

    ……

    这些日子下来,代州热火朝天的基建已经初见成效。

    灾民们给自己修建好了房屋,几十户人家住在一起,外围用水泥修建的围墙。

    围墙高大,甚至还有女墙和角楼,供居民进出的寨门也是异常狭窄,仅容两人并肩通行,居住起来并不舒服。

    但它易守难攻。

    这些聚居点,军事用途多于民用,完全是按照军事堡垒的要求修建的。

    这一个个的聚居点,如果有外敌入侵,马上就会变成一个个小要塞。

    现在代州境内到处都是这样的小要塞。

    敌人一个个啃下来,足够流干来犯之敌的鲜血!

    刘易既然知道接下来的这些年世道有多乱,自然会提前做好准备。

    昭武军的征兵工作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昭武军在代州境内连续设置了四个新兵大营,每个大营中都有两千新兵在进行训练。

    等他们完成训练之后,就会被下发武器装备,然后编入昭武军各个部队。

    新兵,再加上老兵,昭武军的规模已经接近万人,扩军速度非常快。

    就连骑兵,加起来有将近千人,其中轻骑兵有一个营头三百人,剩下的都是用来克制重步兵的铁浮屠重骑。

    人数不少,但战力水的很。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新兵,训练倒是练的不错,但都没有上过战场见过血。

    真的到了战场上,战力能发挥出来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有一条消息倒是让刘易很高兴,那就是昭武军的兵工厂做出大炮了。

    不是佛郎机炮那种小口径的火炮,而是真正的长身管,大口径加农炮。(抱歉,作者前面写佛郎机炮的时候有疏漏,佛郎机炮其实是一种后装炮,作者把它写成前装臼炮了。)

    兵工厂铸出来的是一门十斤炮,打的是十斤的铁弹,炮身上有刻炮规炮尺等辅助瞄准装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