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传檄而定的代价!

    第四百七十三章传檄而定的代价! (第1/3页)

    两淮的战事虽然很快结束,但战前准备时间却是拖了老长。

    五十万明军齐聚两淮,数月间,两淮地区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不少两淮百姓,家中早已没有了余粮。

    若不是两淮向来富庶,民间蕴藏的财富颇为丰富,说不定都要出现人相食的悲惨局面。

    汉军在结束两淮战事之后,给两淮百姓分发救济粮的行为,不知道拯救了多少准备卖儿卖女的人家。

    吴秀才毕竟是秀才,和普通人比起来,算是家底殷实的,家里的生活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不至于卖儿卖女。

    只不过家中存粮也不多了,再加上吴秀才现在在为汉军做事,便也领到了这么一份救济粮。

    量不多,也就二十斤,还都是陈粮杂粮。

    但对于很多穷苦人家来说,也足够救命了。

    熬粥熬的稀点,再掺点树皮野菜,这二十斤杂粮,够一家五口人七八天嚼用。

    当然,也只是饿不死,想要吃饱,光靠救济粮可不够!

    不过,除去发放救济粮外,汉军还一如既往,在两淮开始了以工代赈。

    只要肯跟着汉军干活,大概还是能够养家糊口的。

    反正汉军目前手头并不缺粮食,为了确保两淮当地的民生,开始以工代赈那是应有之意。

    吴秀才也是在淮安城内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被调去了民政方面。

    由于他投效的早,几乎是淮安城内第一批投效大汉的人。

    再加上其办事得力,所以被安排到了淮安府衙办事。

    负责管理淮安城外的一处以工代赈的工地,定时定点保证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吴秀才在家休息了一日,便告别了家中的妻儿,前往了淮安城外的施工工地。

    他作为大汉的基层官员,每旬只有一日的假期。

    所以哪怕是施工工地就在淮安城外不远,吴秀才最起码也是九天不能回家了。

    但吴秀才却是乐在其中!

    他作为一个读书人,也是有治国齐家天下平的传统理念的。

    原本在大明,他只是一个秀才,不能做官,理念也只能是理念,而无法真的去实现。

    但现在他已经是大汉的官员了,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