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宋应星!

    第五百一十三章 宋应星! (第2/3页)

    有了那么几本内容粗浅的教科书!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刘易对奇/淫巧技,算学百工有多重视,大汉上下都一清二楚。

    尤其是在大汉坐稳天下之后,越来越多的聪明人为了搏一个幸进,开始一头钻进去研究了起来。

    甚至在中国销声匿迹许久的,擅长百工奇技的墨家,借着这股东风,也有了冒头的迹象。

    对此,刘易感到很欣慰,有人研究就好,他才不管那些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只要能拿出让他满意的结果,便给他官做又何妨?

    前些日子,一名江南的能工巧匠,为刘易献上了一架改良过的缫丝机,使得缫丝效率倍增。

    刘易高兴之下,直接赏了那名工匠一个七品的官职,以及白银一千两,让其入职到大汉皇家科学院去。

    对于一个地位卑贱的工匠来将,这简直是不吝于一步登天!

    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社会,想要推动科学发展,用官位来做诱惑,是最简单不过的手段。

    如果有人能给刘易搞出一台可实用的蒸汽机来,刘易就算是给他一个一品的官职又何妨?

    反正不管是考科举,还是研究科学都能做官,自然会有人选择,将考科举的精力投入到研究科学里边去。

    至于说以后万一出一个不喜欢科学的脑残皇帝,会不会使得大汉的科学进步被腰斩……

    为了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刘易将会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继承人教育,二是社会风气培养。

    让皇子皇女们从小便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将全民研究科学变成社会风向和潮流!

    相比起宋应星继续去做官,刘易更愿意让宋应星研究科学去。

    如果他能让蒸汽机早点面世,其意义远比他将一府一县之地治理的再如何的好都要重要。

    大汉不缺官员,缺的是科学家!

    说起来,明末的科学家,除了宋应星之外,很出名的便是徐光启了。

    很可惜的是,徐光启前些年便去世了,刘易也只能说一句可惜。

    否则有此卧龙雏凤在手,何须忧愁科学不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