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财政!

    第五百八十章财政! (第1/3页)

    朝廷的行政费用,打西征之战的军费,给官员放俸禄津贴,赈灾,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等。

    加起来支出总数,几乎达到了接近一亿七千万块银元。

    幸亏大汉近年来的财政状况良好,税收年年攀升,较之前明,翻了好几番,总数几乎是加了个零。

    这才没让朝廷财政出现什么大的赤字!

    毕竟前明时期,一年的税收连带银两加实物,总数也能有个一两千万两白银。

    大汉因为各种改革,每年的税收都在不断的攀升!

    再加上明年,大汉全境的三年不征政策就到期了,大汉的财政收入又将会再增长一个台阶。

    至于说大汉的税收比前明多了那么多,会不会让民间百姓无法谋生。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汉的各种税收政策,都是较为合理的,大多数增加的财政收入,多是出自商贾富户身上。

    要知道大明朝其实还是很富裕的,穷的只是朝廷和普通百姓,各种藩王勋贵士绅商人一个个肥得流油。

    大三角贸易一年那么多的黄金白银都运到中国了,怎么可能穷的了。

    大汉的税收增长点,大部分都在士绅和商人身上。

    至于说前明的藩王和勋贵,大部分都死在了战乱中,没死的都在凤阳圈禁着呢。

    自然,他们的财产也全部都是大汉的了!

    至于说对普通小民百姓的税收,大汉较之前明可是降低了不少的。

    当然,由于大汉清查丁口,清丈田亩,以及政权深入乡村。

    所以即使是大汉废除了苛捐杂税,正税的税收比例也降低了,总数较之前明也是增加了两到三倍。

    并且,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大汉每年能从工商上所得到的税收,也是在逐年增加的。

    现在农税在大汉所有税收中的占比,已经从占据绝对大头,降低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并且,刘易打算过几年,等大汉的工商发展到全凭工商税收,便能够供应国家财政所需之后,就把农税给废除掉。

    给天下农民减负!

    总而言之,现在大汉的财政是很健康的,每年财政收入不断递增,还能达到收支平衡。

    绝对超过了这个时代地球上九成九的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