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姿态

    第一九五章:姿态 (第1/3页)

    多枝白玉美人烛台上,银烛静静燃烧着……

    当轮到刘正德呈上的奏折时,和赵文重一样,泰宁帝也没想到刘正德会走这样正规的路子,毕竟刘正德不仅有面见陈奏的权力,他还给了他密折的权力!

    随即带着些疑惑,泰宁帝打开了奏折……

    多年处在权力的中心点,也可以说是处在权力斗争的中心点,可以这么说,一眼之下,泰宁帝就对刘正德、赵文重以及李桂的意图与想法完全明了。

    而对于刘正德的这份细敏他是赞赏的,赵文重的做法在他看来也是中规中矩。

    至于李桂的提法则让他眼睛一睁,随即眉头一皱。

    和刘正德所猜想的一样,对于李桂这个提法,泰宁帝是本能的反感的——他清楚这里面包含的是什么!

    不过以他的阅历泰宁帝也明白李桂这样做的重心是对付赖大,至于提高士子、或者说落实士子在社会中的待遇,只是这种提法的溢出效应。

    而历经人世春秋,泰宁帝从李桂的提法中也觉察出了无奈——能提出这种提法,借力士林,泰宁帝认为李桂是聪明的,而聪明的人不可能觉察不出这种提法为他不喜!

    别的地方的读书人,泰宁帝不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能体会到,但他知道李桂是天子脚下,顺天府的生员,要是不知道,那就是奇怪了。

    而他也知道秦可卿对李桂的情愫,毕竟把那红玉都送了……

    沉思了一下,泰宁帝在奏折下面披红道:银两酌情处理。

    上下尊卑的关系他是必须维护的,士林地位的提高也是他不允许的,因此在这些大是大非面前,泰宁帝不会因为秦可卿而特意袒护李桂。

    这就是帝王心肠!

    但这对于李桂来讲已经够了,因为他肯定了一个因素——赖大是恶奴。

    ……

    泰宁帝批改奏章的时候,紫禁城东南角,礼王府,听涛阁里也是一片灯火通明,忠礼王、赵虎臣、夏秉忠正按主次坐在里面,高无忧手执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