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节:边境战(二)

    第六百五十七节:边境战(二) (第3/3页)

,和东瀛人结盟,被多尔衮下令拖出砍了,也有大臣冒着被砍头风险,建议多尔衮放弃和明庭的战争,和明人议和,更有人支持和明朝结盟,

    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多尔衮赏赐黄金百两,群臣从多尔衮的言行举止中,揣摩到摄政王的心思,纷纷献言献策,和明廷罢兵议和,可是和哪一个明廷议和?

    多尔衮很了解朱家皇室的德性,在崇祯死后,各个藩王为了皇位大打出手,东林党更是一群无耻之徒,因为早年和朱由崧父亲有矛盾,害怕朱由崧继续皇位,会打击报复,于是不顾皇位的继承顺序,竟然不拥护将最有资格的朱由崧。

    每每想到这些,多尔衮内心就充满对大明朝廷的鄙夷,这一次要不是东瀛人来势汹汹,他怎么会放下高傲姿态和残明议和呢,他计上心头,说道:“明人从来不团结,这可是条其他内斗的好机会。”

    他让心腹大臣起草两分议和盟书,分别送给福建和广西,承认两位命天子的正统,让他们彼此为了所谓正统继续内耗。

    这一招实在太损,盟书还在路上,尼堪在湖广继续肆虐,抢走大量人口和粮草,湖广繁华富裕之地几乎十室九空,堵胤锡看着满目疮痍的湖广,心头大恨,这么好时机,竟然又一次内讧,他病了,病得很重,竟然卧床不起,眼睁睁看着尼堪在湖广杀进杀出,大量资源被抢走,等到多尔衮的议和盟书送到福建和广西,尼堪才下令撤兵。

    永历和弘光接到多尔衮送来盟书,两人表现都很诧异,但很快就召集群臣,商议是否同意和鞑子议和,因为两位天子的重臣都在前线和东瀛人作战,为此,分别召回瞿式耜和陈子壮等大臣回到朝廷。

    瞿式耜回到桂平城,看见多尔衮送来的议和盟书,有部分大臣认为可以和鞑子议和,被瞿式耜怒斥鼠目寸光,鞑子求和,那是鞑子快撑不住了,这个时候不给鞑子痛击,等鞑子阳气上来,岂不是又要被鞑子横扫?

    而在福建,陈子壮等人也怒斥同意议和的大臣,他谏弘光帝,斩杀议和大臣,集结全部兵力渡江北上,将在关内鞑子一举歼灭,以绝后患。

    陈子壮和瞿式耜不是酸儒,或许曾经是酸儒,但是在和鞑子战斗中,从酸儒进化成谋臣,不再以士大夫阳光看待鞑子,而是将鞑子作为生死敌人,对鞑子不存在任何幻想,必须要集结全部可战之并,北上消灭鞑子,只有消灭鞑子军队,大明才有一丝丝希望继续活下去,至于关外是否有东瀛人,瞿式耜和陈子壮仍旧是不知道,但是两人已经整合大部分资源,有余力调遣斥候进入北方,相信在不久后会有关外情报传回来。

    弘光和永历两个小朝廷都拒绝鞑子的求和,瞿式耜和陈子壮也在等消灭广东,广西两地东瀛残兵,然后两个朝廷分出胜负,统一江南兵马,全军北上,光复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