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劫掠行动

    第245章 劫掠行动 (第2/3页)

京师,与清军对峙。

    这一次的清军大部骑兵,终于是有了跟明廷大都督正面对战的机会。

    可建奴早有计划,真正目的压根还是不在大明都城。

    而是伐而不砍。

    大明的皇帝依旧不放心,这时朝中的大臣,又想到了远在陕西的孙传庭。

    十月,围剿灭义军途中的孙传庭得到调令,当应自行整顿粮草兵马,急行军进京入卫。

    十一月,孙传庭初来到直隶境内,所率秦兵哨探与清军遭遇,孙传庭派遣精锐骑兵出城迎击。

    清军从未想还有明军出城进行骑战。

    但还未等清军从迟疑中反应,似受到关外的龙虎军影响,骄傲的秦地骑兵已经冲到了跟前,第一场遭遇战,孙传庭以小胜收场。

    而此时,正面战场的明军大部兵马,还在清军跟前毫无战果。

    卢象升的兵源跟粮运都无法补足。

    可笑的情形是,这些朝廷正规兵马的粮草,还没有入关劫掠的清军充足稳定......

    此时,另一面的孙传庭,又以火器兵埋伏,伏击了行进中的清军,清军小部溃不成军。

    秦兵成为了入京勤王大部中,最为耀眼的一支。

    此时的崇祯皇帝心中,猜疑与焦虑并存,想把掌管勤王兵马的权力,交给刚入眼中的孙传庭。

    但战时更换大将实在太过于儿戏,也有人想逼迫卢象升走上绝路,也有人想极力和谈,争取劝退皇台吉,好先行剿灭国内匪寇的。

    但是,明军与清军的对战,中小规模的战场有不落下风的机会,可一旦大型的正面战场,每次都会有各种奇葩的原因导致惨败。

    此时的卢象升掌管天下兵马,实则手上不过万余人数,需要直面清军的数万大部骑兵。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

    朝廷暗地与建奴和谈的消息走漏,京师大哗,前方作战的军队士气也受到极大影响。

    同月中旬,极力主战却各方面陷入绝望的卢象升,身先士卒,手举长刀迎敌。

    在巨鹿与清军征伐两日后战死沙场,至此明末战斗精神最强,且最是团结的天雄军,以一种悲壮且离奇的方式全军覆没了。

    可清军的势头愈演愈烈,分明就是想留下来过年的节奏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