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各寻出路

    第352章 各寻出路 (第1/3页)

    灰蒙蒙的战场外,夏国兵马逐渐挺进。

    闯军入了关口就不做停留,往宣府地界进发,再也不想跟北夏军打交道。

    其实,早在闯军攻打宁武关的时候,夏国军队就开始行动,不过始终没有进入主战场。

    宁武关的残存明军,死了命要与闯军拼杀,拦也拦不住。

    大多数将领认为战死才是最好的归宿。

    刘氏之死,不过是明末时期的缩影。

    后边抵抗的军队少,但就地自杀殉国的忠义人士不胜枚举,他们要与当前的社会体制共同灭亡。

    “殿下,闯军已经离去了!”

    前方的探军绕了一圈回来禀报,宁武关内再无人烟,尸体倒是停留了一地。

    陆舟拿起望远镜瞭望,敢肯定李自成此时的心情一定极为郁闷,闯军怕是难得有一次攻下城来,人数反而是减少的。

    “周围的百姓可是有笼络?”

    陆舟接着询问。

    闯军攻打宁武关时,夏国部队在周围趁机收拢百姓。

    难以想象明朝时期的人口数量,在灾荒了多年后,每一座村落里还能有可观的人口。

    而至于夏军为什么能够将这些百姓收拢?

    那是因为豪绅们都聚集在宁武关内,跟着大明的最后忠诚的将领一起。

    宣大的官绅是一体的!

    哪怕是李自成开始有意向世族示好,可阶级的隔阂难以跨越。

    宣大府的大族们豁出去了老底,要么举族搬迁入关,要么就把所有银钱拿出来捐资。

    这本来就是宁武关守军的底气。

    而对于山西一带的老百姓来说,头顶上的主人不在了,更多的人重获自由,要么是加入闯军,要么就是先逃难,然后再加入闯军。

    夏国兵马代替了李自成的角色,在两方交战中果然是没有出一兵一卒,军队全在四周收拢人口。

    李自成打了胜仗,还想就地吸纳兵源,却发现所有的村落都已经空了。

    “殿下,那么接下来的情况该如做办。

    百姓们要原地安顿,还是重新分配田地?”

    许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禀报,这收拢百姓的任务,可不比打仗轻松。

    “全部迁徙,重新分配田地!”

    陆舟直接吩咐道。

    夏国现在又不缺土地,天气回暖了,许多荒废的土地都要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