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降者

    第401章 降者 (第2/3页)

忠臣死了,就没人说自己不贤明了。

    只不过,当前有件极为紧迫的事情......盘踞在武昌城的左良玉造反了。

    左良玉率众之多,兵源之广,谁也没有意料到,光是传言中,运兵的大船就前后排了两百余里!

    朱由崧显得有些恐惧。

    因为对方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来的,左良玉自称手中还有朱慈烺的亲手诏书......

    要论当今天下,朱由崧最在乎,同时也是最为忌惮的人是谁......那绝对就是朱慈烺无疑了。

    因为这个前朝皇太子的存在,决定着他这个皇位是否“合法”,或者哪一天不慎,就得被灰溜溜的赶下台。

    朱由崧已经几夜没合眼,酒也不喝了,说他鼠目寸光也好,自私自利也罢,可这皇帝的位置谁不馋......

    特别是像他这样的,身无大才,又口碑不佳,要不是这明北一段动荡,他这辈子都想不到能摸得着龙座。

    而现在登上了皇位,就得好好享乐,至于能够持续享乐的前提,就是让朱慈烺不再出现。

    朱由崧不愿努力,但也不想抛弃。

    外边纷乱的局面,其实他是不想过于担忧的,这样的日子,有一天享受就尽量多潇洒一天。

    如果非要做出一个最终选择,他宁愿抱着皇位,死在敌人的剑下,也不愿将皇权给交出去。

    至于带兵打仗,他不会,可南明这么大,总有人能去打......

    该如何办好呢?

    这时,宫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一位小太监在前方引路,后边一个身着华丽紫袍的人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凤翔总督,马士英!

    南明最后的希望之一。

    “哎呀,马阁老,你可算来了!”

    朱由崧连忙从皇位上站起,眼前的马士英可算是他的救星。

    马士英在去年拥兵迎“福王”于江上有功,故而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成为南明明弘光政权首辅,人称“马阁老”,同时也是朱由崧最为倚重的大臣。

    马士英虽然也是个忠烈之臣,可不同于史可法的吹毛求疵,马士英在拥立朱由崧后就一直谋求朝政稳定,赞成加大朱由崧的皇权威仪。

    特别是在大太监卢九德的周旋下,马士英多次将兵权交规与金陵朝廷,对朱由崧没有太大威胁,也就无需再向史可法一般防备。

    而且马士英在崇祯朝时,与左良玉有党派相争之恨,故而左良玉大军压境,马士英是最好的抵抗人选。

    “来人,赐座,快快赐座!”

    朱由崧手舞足蹈,可总算是想起有损皇帝威仪,又重新坐回了龙座。

    马士英倒是行了一个得体大礼,随即坐在赐座上,顿了一顿,方才说道:“皇上,左良玉的大军已经打探好虚实了。

    拥兵数十万是真,不过都是从四方笼络过来的老弱,论及精兵,暂且是不如金陵城的!”

    马士英是见过风浪的人,言辞也极为笃定。

    江南终究是富庶,且无兵马灾祸,左良玉声势浩大,可底子薄弱,比之金陵城差远了。

    只不过就是最近的南明朝廷里,政治有些混乱罢了......

    朱由崧听言大悦,可想起了什么,沉下一口气,又是问道:“爱卿所言极是。

    朕也是这么觉得的,只不过那传言中的前朝太子手谕......”

    太子手谕影响太大,不仅是左良玉,金陵城内都有不少人颇有微词。

    这对朱由崧的权力统治带来极大隐患,觉也睡不好。

    马士英闻言也不由长叹一口气,太子手谕影响不大,坏事的其实是朱由崧一直以来自以为是的小动作。

    对前朝太子下死手的事情给爆出来,作为大明臣子,谁心里都得暗骂几句。

    可在马士英看来,这皇帝既然已经立下了,就得坚持下去,否则内部分裂,后果不堪设想。

    马士英缓缓道:“皇上忧虑是极为正常,毕竟涉及到皇位之事,诸多前朝大臣还是想念崇祯皇帝的。

    只不过......”

    马士英话锋一转。

    “只不过为何?

    爱卿可是有解决之法?

    快快教与朕来!”

    朱由崧紧忙追问下文。

    马士英缓缓道:“只不过前朝已成为过去,这里是金陵,并不是北京。

    皇上你可知这金陵城最大的一方势力是哪派,又该维护好何人关系?”

    朱由崧连忙摇头:“不知,阁老速速道来!”

    马士英回答:“回皇上,这金陵城最大的势力,就是江南士绅。

    如今在金陵耕耘多年的朝中众臣,背后皆有士绅大族的身影。

    江南士绅重利。

    太子手谕的事情虽是有所影响,可若是能保住这些人的利益,金陵城内还是稳定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皇上在这一方面,做得向来不错......”

    朱由崧也是歪打正着,个人喜欢享乐,这点颇为江南士族受用,说到底,朱由崧自从登基以来,就没有让江南的士绅阶级失望过。

    并且时常大摆宴席,不拘一格在皇宫内宴请各方大族,可谓是交际“业务水平”一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