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义

    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义 (第2/3页)



    除了手中真有一柄白羽扇,诸葛亮的相貌与雷远的想象相去甚远,并无什么倜傥风度,只是一名风尘仆仆的高大青年。他在城门处下马,随即轻挥袍袖,快步走来,脚步迈得很大,但动作却显得从容不迫。

    随着诸葛亮的接近,雷远忽然对他产生了既陌生又熟悉的特殊感受。陌生的是眼前这个人,确实从未谋面,从未打过交道;至于熟悉,雷远对“诸葛亮”这个形象又非常的熟悉,通过前世的书籍、影视等渠道,雷远无数次地了解他,甚至比诸葛亮本人更了解。

    诸葛亮走到近处,拍拍身上的灰尘,庄重地向雷远行礼:“续之,我受主公委托,前来吊孝。”

    雷远沉静的脸上毫无表情,只微微躬身,客气回礼:“孔明先生,请。”

    局面尴尬如此,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两方都有不愿为却又不得不为的苦衷;而两人都没有刻意遮掩的意思,更不适合在这场合攀什么私人交情。

    雷远亲自引路,领着诸葛亮进入府第。

    府第内已经搭起了高大的灵棚,雷绪的尸身就停放在灵棚内,刚刚完成小敛。棚内有烟火缭绕,因为诸多家眷簇拥在内,空气显得浑浊。数十面白色、黑色的长幡垂地,其上或者书写死者的名讳,或者书写祈求死后安宁的辞句。

    眼看雷远领着诸葛亮进棚,原在灵前守护的族亲们纷纷施礼,随即朝两边退开,空出了祭奠的场地,

    担任丧宰的居然是蒋琬。昨日晚间雷氏部曲紧急控制了整座乐乡县城,客客气气,但是不容违逆地把蒋琬和下属吏员都请到了一处看管。好在蒋琬是个性子平和的,不仅没有与雷氏宗族子弟冲突,反倒是自告奋勇地参与到了丧葬仪式中。

    此刻蒋琬躬身趋步向前,大声号令,引领诸葛亮行礼如仪,并进祭酒。

    雷远注意到,在进入灵棚以后,诸葛亮始终保持着专注而诚挚的态度。他的一举一动都显示出士人儒雅的风度,每个细微之处都一丝不苟,深符礼节;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