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不逊

    第二百三十章 不逊 (第2/3页)

在东吴内部,绝大多数人也希望如此。

    这一次庞统作为南郡功曹,随同周郎前往京口,但周郎大概是忙于军务的关系,并未按照此前的约定,将他推荐给吴侯。庞统固然有些悻悻,却也因此颇得余暇,与江东名士如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往来交游。在那几天的往来酬唱中,庞统清晰地看到了江左文武的心态。

    不得不承认,庞统所看到的东西,叫人沮丧。

    虽然江左士人们多少抱有建功立业的雄强心态,可他们所图谋的功业,是有明显上限的,这个上限,出自于江左政权本身。江左政权在初起时,不过图谋为朝廷外藩,后来为了与逆贼袁术切割,才以匡扶汉室、诛除群秽为号召。但这一主旨,其实既缺乏正当性,也缺乏内在的凝聚力。

    与许昌汉廷的对抗,能称得上匡扶汉室吗?与广受拥戴、勠力兴复汉室的刘备对抗,能称得上匡扶汉室吗?江东士人对这些问题,从来就没法正面答复。庞统所接触到的江左名士们,恐怕心里都很明白,他们的舞台不在天下。他们所图谋的也只是偏霸之业,只是自身、及其家族的荣华富贵而已。

    唯有周公瑾和鲁子敬两人是例外。

    这两人从不掩饰自己的政治理想,多年来,都试图将吴侯的大业提升到新的高度,逼迫所有人的眼光投向更大的棋局。可惜,支持他们的人太少了。没有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去争夺那种虚无缥缈的未来。

    庞统深深地感受到了周郎在江左越来越被孤立的现状。他可以断言:纠合起十万大军东进,是周郎将自己的政治资源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但只要一次小小的失败,许多人就会找到理由,开始逡巡不进,开始叫苦连天,开始在吴侯面前阐述其它的想法,最终所有人齐心协力,把这场箭在弦上的大战消弭于无形。

    正如此刻。程普失败了,吕蒙和甘宁呢,如果他们的行动也不顺利,吴侯那边会作如何想?那些慑于周郎的威名、不得不响应号令出兵的将领,又会掀起怎样的舆论?

    周郎病重了,所以他不顾一切地推动这场军事行动,而丝毫不考虑后果。但庞统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肆意妄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