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端倪

    第七百五十八章 端倪 (第2/3页)

    “等一等啊,还没好呢。须得诸葛军师回来看过!”

    那书佐失望地道:“岂不是要等很久?我听说,诸葛军师方才走到半途,又被汉中王急召回去了!”

    “什么?”

    马谡的心脏咚咚大跳了几下,他起身急问道:“可有什么事?”

    书佐不禁失笑:“幼常你都不晓得,我哪会晓得?”

    马谡自失地拍了拍额头,继续坐下等待。

    与此同时,诸葛亮正展开一份缣帛,细细观看。

    通常来说,当代的军政机构都以竹简或木牍为载体,只有极需易于携带、隐藏的重要文书,才会用缣帛。便如眼前这份缣帛,大概只有两个巴掌大,上有明显的折叠痕迹,密密麻麻的写了字,显然是被藏在某处,小心输送出外的。

    诸葛亮看了一遍文书,再看一遍。

    庞统等得不耐烦,于是起身绕过案几,站在诸葛亮的身后一起看。

    他有一目十行之能,只瞥了一眼,便十分吃惊地抬头去看刘备:“邺城方面去岁以来,密遣人手,多方搜索华佗所著医书,又悬赏邀请华佗的弟子,擅长针术的樊阿?果有此事?”

    刘备微微颔首:“这个消息,来自于许都……来自于太医令吉本。不会有错。”

    “我记得年初时还有一份情报。”此时诸葛亮将文书原样叠好,递还到刘备案头。

    庞统问道:“你说的是哪一份?”

    “从邺城来的那份,士元记得么。其中提到,曹公元日犒军,行半途即返,而使曹子建为代理,巡视中外诸军。次日、后日魏公国群臣朝贺,甚至还有匈奴单于亲来进觐,朝贺后原本还安排了盛大的祭陵。曹公依旧使曹子建为代理,自己没有参加。”

    以当代习俗来说,岁首的庆祝活动是大事,作为魏公国初建的第一场大朝贺,在政治上更具有鲜明的宣示作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也。除非有绝大的、不可抗的因素,曹操绝不可能不参加。

    当时成都中枢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对此投入了极大重视,专门令人针对打探。打探的结果还没返回来,从许都又来了这么个没头没尾消息。

    或者说,本来没头没尾;而若将之与此前邺城情形联系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