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北方的宣府

    第一百零二章:北方的宣府 (第2/3页)

   李秉也非常吃惊,随即感叹道,“没想到瓦剌之中果然出现了如此巨大的裂痕,竟然使得阿剌知院这等人物也反对也先了。”

    他本是反对景泰六年开边出击瓦剌的,因为土木堡之后,大明边关残破,急需恢复。

    自景泰三年巡抚宣府以来,李秉就开启了嘴炮模式,疯狂弹劾当地贪赃枉法的人物,又招收流民过来开垦田地,将破败的宣府迅速的整顿一番。

    可以说,景泰朝的大明国势恢复,都离不开这种踏实能干的官员。

    也正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这种实干派的官员存在,大明才能走出“建国不到百年,国都就被围了”的阴影。

    可惜实干派和清流党终究合不来。

    轩輗的名声被人宣扬成一个固执己见的老犟驴,王文被骂刻薄,李秉也是被排挤到宣府的。

    他为了宣府花费了好几年心血了。

    舍不得才有所成效,就急哄哄的出去打仗,把积蓄数年的人跟物都一波撒出去。

    太上皇前车之鉴呢!

    不过方瑛到后,拿出了太子交付的各种新东西,算给李秉吃颗定心丸。

    作为一名实干派的官吏,又在边境待了两三年,李秉是能看出望远镜和长弓对于战时的增幅作用的。

    唯一的不好之处,就是东西刚刚研发出来,没能大规模的配给军队,只能省着用。

    而除了以上两种,充足的火铳、粮草还有棉衣的到来,让李秉最后踏实下来。

    方瑛更是跟他说过,太上皇亲征中的乱命频出的情形,不会再发生,来之前太子殿下就跟他说过了,这一场仗要把大明的威风和胆气都打回来,所以给予了自己很大的指挥权。

    没看到那些监军和会计们都很服从自己吗?

    显然是在出差之前,就被小太子叫过去敲打过了的。

    李秉对此半信半疑,心想上位者能这么说,但京城里的大官们能这么做吗?

    但他还是支持起了方瑛的工作,配合他做好出征前的准备。

    “有了这个家伙的接应,对付也先,咱们就多了两成胜算!”

    方瑛将情报看了又看,老怀宽慰。

    倒不是说阿剌知院能起到多厉害的作用,但打仗嘛,要追求高胜率和低损耗。

    毕竟在此之前,朝廷已经做了不少准备。

    如果都这时候了,方瑛这种多年名将还顾忌徘徊,非得弄什么阴谋诡计才能打胜仗,那朱见济也不会派他过来了。

    方瑛虽说多年征战于南方,但打仗的经验有,身边还有郭震、过兴这种镇守边关多年的老将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