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皇次子的封地

    第375章:皇次子的封地 (第2/3页)

上,能紧张的人脑袋空空?长篇大论下来,总有可能写错字。

    科举制流行了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过到了最后考场之上,方寸尽失,汗流浃背,最后考试发挥失常的例子。

    “把每次太学和科考前十名的卷子公布出去,是要让天下人意会到朝廷态度的。”

    面对儿子的提问,朱见济提高腰带给太子解释道。

    “有些东西,还没有做成,条件也不够充分,但偏偏要去做,便需要提前放一些风声出去,让大家察觉起来,讨论起来,促进问题的暴露,也促进问题的改正。”

    太学和科考选出来的人,极大部分都是要步入仕途的,都是未来的国家栋梁,皇帝本人还时不时去驾临太学,和其中的师生进行交流鞭策。

    所以在这两个事物,和朝政关系密切,总能体现出不少的政治风向。

    每年状元公的文采笔力如何,也是很多读书人争相讨论的对方。

    读书人,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的。

    “不要担心事情宣扬出去,给朝廷带来什么坏处。”

    “人要活的坦荡一点,朝廷里面有那么多官员,外面又有那么多老百姓,人是很多的,事情是很乱的。”

    “越是混乱,就越不能多做无聊的操弄,把本就复杂的东西,变得更坏。”

    “有问题出来了,那咱们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好,遮遮掩掩的,把民间抱怨的话禁言,只让别人夸赞朝廷功德,反而是落了下乘。”

    古代齐威王尚且有“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的胆魄,朱见济为什么不敢做?

    “如果你连面对问题的胆子都没有,天底下谁还会怕你?”

    朱佑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然后他继续问,“那秋哥……父皇真的打算把他分封到河中之地吗?”

    只看虚岁,朱见济的嫡次子朱佑桂也到了要考虑封地的时候。

    对待儿子,皇帝肯定比对堂兄弟更加大方。

    当初分封沂王和荣王,都选择在了海岛之上,即便水热充足利于耕种,但土地已经被限制住了。

    顺义王虽然被定在了神洲西部的海西国,可周边敌人众多,朝廷只是在那边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