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锐不可当

    181 锐不可当 (第2/3页)

握着手雷,以散兵线的方式突然从工事后窜出,疯狂地向着独立团的坦克冲去。

    他们一部分倒在了坦克内部的机枪火力扫射之下,更多的倒在了协同坦克作战的独立团步兵的枪下。

    这是独立团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一贯的作战老传统了。

    协同坦克作战,率先摧毁敌方的反坦克武器。

    再借助坦克装甲作为掩体,抵御敌方鬼子步兵的子弹的同时,及时掩护坦克,防止鬼子进行反坦克作战。

    简单点讲,独立团的步坦协同战术,用周卫国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坦克保护步兵,步兵同样要反过来保护坦克,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随时转换。”

    所以,眼见着鬼子士兵们企图以自杀式的方式摧毁己方坦克。

    协同坦克作战的独立团战士们立马迂回到坦克的前方与侧翼,消灭冲锋过来的鬼子,保护己方坦克。

    在独立团协同步兵强有力的保护下,鬼子士兵们虽然不计代价地向坦克发动猛攻,绝大部分的进攻却都被协同的独立团战士们拦下。

    鬼子因此伤亡不小,结果却是收效甚微。

    在小鬼自杀式的进攻之下,独立团一方只有战车三连的一辆德制i型坦克的履带被鬼子的手雷炸毁,暂时失去了动力。

    趁着鬼子的反坦克作战进攻受阻,两辆一马当先的八九式坦克,在协同步兵的掩护下一路摧枯拉朽,终于率先突破日军的一处工事。

    坦克炮轰鸣声中,坦克内部的机枪火力冲着被打开缺口的左右翼工事后的日军疯狂扫射,协同的独立团步兵紧接着跟上巩固突破口,并扩大战果。

    紧接着,一连的两辆维克斯坦克也打开了两处缺口,协同的步兵紧随其后,悍不畏死地冲进日军的防御工事,中日双方迅速胶着在一起,惨烈的短兵交接作战一触即发。

    一马当先,率领临沂阵地守军进行反冲锋的少将师长看呆了,他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己方的坦克部队作战,先前独立团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们,以血肉之躯掩护己方坦克进攻的情形更是令人震撼。

    师长其实也曾听说过装甲兵团战车营的大名,那个战车营的营长叫做周卫国的更是声名远播。

    据说是中央军校第九期最妖孽的人才。

    就连第一期的不少老学长们都对这个周卫国推崇备至。

    听闻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战车营在这个周卫国的率领下不断痛击日寇,一路高歌,是各方战败之中,唯一保持连胜的传奇。

    在此刻亲眼所见之前,师长一直觉得那样的评价有些言过其实。

    就他所知,战车营也就那几十辆坦克,且性能相当一般,更得不到后续补充。

    日军部队手中更握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战车营的战车在鬼子的反坦克力量面前,与一群破铜烂铁有什么区别呢?

    指望那几十辆坦克就能改变战局,痛击日寇,百战百胜?

    师长对此不以为然。

    可此刻独立团的步坦协同战术,却完全颠覆了师长的认知。

    只有十来辆坦克,突然从侧翼向日军发动猛攻,进攻之势简直势不可当,日军的反击力量甚至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便被坦克突破得七零八落。

    而独立团一方,只有一辆坦克被摧毁,外加上一辆坦克的履带被炸毁,暂时失去了动力。

    望着跟随坦克作战,扩大工事突破口的独立团将士们,师长再不犹豫,连忙下令部队继续猛冲,协助独立团进攻日军工事。

    至此,日军先头部队的临时防御工事大势已去。

    鬼子指挥官绝望之下只得放弃最前线的工事,下令部队后撤。

    原本在独立团战车的机动性之下,就算日军先头部队想要后撤,也绝不会有活路。

    只是日军后续进攻主力及时抵达,接应先头日军部队的后撤,独立团与守军无可奈何,也只得继续巩固先头的战果,眼睁睁地看着鬼子先头部队的残部逃走。

    晚上十时。

    日军最猛烈的一次进攻,在独立团战车部队的侧翼突袭,与临沂阵地中国守军的反冲锋之下,以惨败告终。

    日军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