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葵之乡日【求双倍月票】

    1123:葵之乡日【求双倍月票】 (第2/3页)

。魏寿挥手,示意人将盖着的布揭开。待货物露出庐山真面目,沈棠瞳孔猛地一缩!无他,辎重成载着的不是辎重粮草,而是一具具乱刀加身的尸体。

    若只是尸体还不足以让她如此震惊,她这些年见过的尸山血海多了去了,真正让她失态的是他们的穿着,无一不富贵,这也意味着他们生前社会地位不错,非富即贵。三辆辎重车全部揭开,皆是如此。

    沈棠上前两步。

    有几具甚至身着官服。

    余者不是头戴价值不菲的发冠,便是身着文士常服,从衣裳材质就看得出这些人都有来历。若只有几具也就罢了,但三辆辎重车都是这样的人,饶是沈棠也有些意外。

    沈棠只能根据装束判断,吴贤可都熟悉。

    “怎么会、怎么会……”

    他口中不断喃喃这些零散句子。

    魏寿表情微妙地凑上前,跟沈棠耳语。

    大军后方还有上百辆,这还只是一部分,剩下的全部留在原地无人收殓。魏寿深呼吸,目光触及女人的首级,浮现深深的忌惮:“……这女人可比她男人果决太多,再大的仇也不留着过夜……倒给咱们省了麻烦。”

    沈棠听出了话外之音。

    这些都跟芈氏有关系?

    魏寿道:“唉,要不说慈母多败儿。”

    芈氏简直要将她儿子“宠”坏了。

    “这对母子跟高国这些世家官员有血仇。”事实证明,真不要以貌取人,别看芈氏看着温温柔柔的,干出来的事情一桩比一桩劲爆血腥。吴昭德要是有她这份狠心和果决,康高两国这一仗还能打两个来回,“有仇,自然要讨回来,还要在生前亲自跟仇家讨回来。”

    芈氏母子恨这些人太正常了。

    “要不是他们从中作梗,也不至于王庭诏令传不出去,各地守将不听调令,高国更不会这么快就走到了灭国这一步。”芈氏和她儿子脑子有病才会不计前嫌带着这些人一起跑路。急匆匆带这些人一起逃出王都,不过是因为王陵还没修建好,陪葬的陶俑都不够。

    陪葬陶俑不够,那只能用活人。

    最好还是用活人全家!

    从魏寿口中,沈棠大致知道来龙去脉。

    芈氏母子在禁卫军护送下匆忙逃出了王都,城内各个家族半推半就、顺水推舟也跟着一起逃。不逃不行,外头还有沈幼梨这尊阎王爷虎视眈眈呢。但凡是被她攻下的地盘,本地士族豪绅没一个不倒霉的,自己要被逮住也是类似下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的是这支禁卫军。

    高国精锐中的精锐。

    芈氏母子已是秋后蚂蚱,一个普通人,一个能力低微,有什么资格让禁卫军继续效忠?他们就不一样了,各家联合起来策反禁卫军易如反掌。有了这支兵马,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既能带着家产人脉退守他国,重新找靠山,以图东山再起,也能以此为筹码向沈幼梨投诚,待遇绝对比那些俘虏好得多。

    他们算盘打得飞起。

    却没听到芈氏的算盘更响!

    芈氏母子无法掌控这支禁卫军,弱小是他们众所周知的缺陷,但也正是这点缺陷让他们在复仇局立于不败之地。王都大火,拖住了沈棠兵马,也斩断所有人的后路。

    芈氏提议可以往王陵方向撤退。

    这座王陵是吴贤上位之后就开始修建的,前前后后消耗了不小的人力物力财力。

    王陵地势位置优越,内部还藏了大量粮草兵器,更有吴贤南征北战这些年的部分战利品,这些都是他给自己准备的陪葬品。芈氏提议去王陵,这批粮草可解当下燃眉之急。

    逃难队伍规模大,多少张嘴巴等吃饭?

    又有几人逃跑的时候带上足够粮食?

    缺少食物供给,他们跑不了多远。

    芈氏的提议得到众人赞同。

    背地里,这些人也如计划那般去策反禁卫军,芈氏母子无法带给这些精锐武卒多少好处。与其让他们在头上屙屎撒尿,倒不如反了,用这对母子首级当投名状,博个前程。禁卫军首领一开始还念着吴贤的恩情,不肯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